广电节目今后如何发展?
广电节目今后如何发展?

  【文艺星青年按】日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举办了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培训班,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进行了发言,下面是小编为各位划的重点:

  高长力在发言中指出了当前广播电视节目存在的“三个薄弱环节”,布置了今后工作中的“五个着力方面”,再次强调了“小大正”的自主创新方向——这也是今后广电节目创作必须始终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广电业内最关心的政策风向标。

  “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

  今后广播电视节目必须继续遵循“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自主创新原则,不讲排场、比阔气、拼明星,不沉溺于个人主义的浅吟低唱、自娱自乐。

  小成本

  无论何时都要始终坚持节俭办节目的原则,绝不去讲排场、比阔气、拼明星,要继续遏制明星片酬过高的倾向,要让辛勤奋斗的普通百姓和为国效力的各界精英成为节目中的真正主角和明星;

  大情怀

  无论何时,都要始终把社会效益、价值引领放在首位,引导人们努力实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个体经历与时代大潮、个体情感与集体情感的同频共振,而不是沉溺于个人主义的浅吟低唱、自娱自乐;

  正能量

  无论何时,都要始终坚持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激励人们向上向善,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个薄弱环节

  高长力司长指出,当前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突出的有这么几个。

  发展不平衡

  总体来看,排名靠前的上星综合频道创新创优实力强,而排名居后的频道创新创优实力较弱,整体创新创优实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市场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国产原创节目已经得到国内受众的认可,但是真正能够走向海外市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节目还较少。

  媒体融合还不够深入

  在创意、编播、制作、宣推等环节,真正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一体发展的高度进行整体谋划、体现融合思维、开展融合实践的节目较少。

  五个着力方面

  今后的广播电视节目,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

  以时代精神和时代故事展现内容新风貌

  新时代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工作,必须有大格局、大胸怀,与伟大祖国的历史进程同步伐,与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相融汇。要把“奋斗的人民”和“人民的奋斗”作为新时代节目创新创优的重要主题,讲好普通人的奋斗故事,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广播电视节目注入更深广的精神内涵。

  以文化阐发和模式研发开创形式新生面

  文化是节目形态创新的重要内在驱动因素。要努力把中华文化元素与现代节目形态、组织结构、制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有机结合起来,研发出更多蕴含中华文化基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原创节目模式,推动节目制作从凭感觉、靠经验向现代化、标准化跃升,切实提高节目品质控制和管理能力,真正实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

  以交流互鉴和资源互通激发机制新活力

  做好新时代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工作,必须以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在与世界的交流和互动中创造更多发展机遇,迈出更大前进步伐。

  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坚持自主创新,不是要闭关锁国、盲目排外;我们鼓励交流互鉴,也不是要门户大开、全盘引进。

  以实时联动和要素联结构建融合新格局

  做好新时代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工作,必须积极顺应媒体融合大势,紧跟新兴媒体发展趋势,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在融合产品、融合形态、融合手段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始终走在媒体融合潮流前列。

  要敢用善用新媒体,把新媒体打造成节目创新创优的新增长极,注意提炼节目价值观念和内容的核心元素,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传播渠道、不同媒体平台、不同受众群体推出分众化、对象化的内容产品,丰富受众体验,增强节目粘性。

  以实时联动和要素联结构建融合新格局

  现代化节目生产是创意研发、制作播出、宣传推广等各领域各环节的联动。内容的高品质是节目的立身之本、制胜之道。同时,也要树立品牌运营意识,提高节目宣传推广能力和水平,嵌入节目生产整体流程,与创意研发、制作播出同谋划、共推进。

  这里,提醒大家澄清一个观念,新媒体的宣推有其独特规律,绝不是传统媒体的照抄照搬。随着“互联网+”在各领域的不断深化,文化产品的制作方式、传受模式等也在发生革命性甚至颠覆性变化。我们要高度重视依托新媒体、新技术发展起来的各类社交平台带来的社群化新趋势,积极运用现代传播技术和营销手段,精准打造、精准推送适用于各类型媒体、平台和对象的宣推产品,以高品质宣推最大程度地释放高品质内容的优势效应。

中国美院五百余师生重访西湖边孤山为母校庆生

  原标题:这两张大合影,刻着国美90年传奇

  上图:1929年国立艺术院全体师生集结孤山拍摄的经典照片(图片由美院提供)。

  下图:昨天,中国美院师 生500余位相聚西湖孤山。

  1935年,14岁的赵无极考入国立艺术院。同学们对他的一个印象,是喜欢穿着滑轮鞋从白堤上的锦带桥“刷”一下滑下来,一直滑到平湖秋月。

  春风拂面,美术系的学生在湖边写生,音乐系的学生在教室里弹唱……那正是蔡元培先生所设想的场景。

  1927年,蔡元培决定办一所国立艺术大学,关于校址,他认为“莫过于西湖”。次年春天,国立艺术院创建于西湖。没有校舍,以一个银元为租资,向蔡先生爱徒、国立第三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前身)校长蒋梦麟租借西湖罗苑,以解办学之急——其旧址,便在如今平湖秋月浙江省博物馆西湖美术馆旁。

  3月16日,艺院开学。之后,全体师生拍摄了一张大合影,成为中国近代艺术教育史上的经典图像——80余位师生立在山水之间,建于湖岸的哈同花园校址宛如一艘巨大的画舫,浮游在湖面。

  照片中的师生不会想到,90年后,又复刻了这一幕——他们是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500余位师生——国立艺术院,便是中国美院的前身。

  “重访孤山,九秩梦寻”,由此,中国美术学院9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吴山明挑着扁担来报到

  全山石宿舍离家仅咫尺

  昨天,天刚灰亮,数辆大巴从南山路出发,车停孤山之麓,数十位白发的老教授们,首先缓步下车。

  回忆,随湖光拂面而来。

  1955年,吴山明刚满16岁。那日下午,和同学一起用扁担挑着行李,从红门局一路走到孤山的美院附中报道。抵达时,天已昏暗,摸遍全身,只找出七分钱,买了两个红薯,两个小男孩勉强填了肚子。

  这所学校,后来成为他一生的轨迹。“老师教我们不要做画匠,要做大画家。同学们上下课都在画画,为了让我们休息,一到礼拜天,老师就把画室锁了,大家又想办法翻墙进去画。”

  直到1957年7月,美院迁往南山路。吴山明和几个同学背着行李从苏白二公祠的宿舍出来,将铺盖卷儿往船上一扔,一路划巴划巴,就这么划到了南山路。

  有年轻记者问吴先生的年龄?“我78岁了,在美院呆了整整60多年,教书教了54年。”

  从中山公园到平湖秋月,约莫500米的孤山路,航拍机、游艇、摄像机全方位覆盖。师生们沿湖一字排开,国画系、油画系、史论系……

  89岁的全山石先生,在当年学生的簇拥下,沿着湖边往前走。常青跑到前头,抓拍下曹意强挽着全先生笑得灿烂的样子。这些学生,如今个个也是名师了。

  1949年,家住平湖秋月浙大宿舍的全山石考入美院,学校离家近在咫尺。他还记得,当年的宿舍是八人间的。

  五百师生孤山大合影

  复刻九十年美院传奇

  “当年哪位老师在这里读过书?”副院长高士明提议,大合影后,当年在孤山校址念过书的十余位老教授,一起合个影。

  数十年的回忆叠加,而今谈起,都是传奇。

  郑朝先生,曾被中国美院院长许江称为“写家谱的人”。他在《国立艺专往事》里写道:“最易见到名师,是在上下班之际。那时潘天寿已辞去校长职,一身轻松,穿着长袍,施施而行,露出一点疏懒本色。黄宾虹,年已耄耋,来到校门口就被国画系学生搀扶而行,到了教室却传出他朗朗语音。林风眠戴着法兰西帽,挂着笑容,有时还拎着一盆花,要带回他的玉泉私邸。西画系主任吴大羽一星期从沪来一次,步履匆匆,坚定沉着,发出咚咚声。但有的先生如雕塑系教授程曼叔,不按时上课,中间来中间走,你要在上下班时遇到他则不容易。”

  重访孤山的这一刻,前一日从北京赶回的许江,在原校址前吟诵写就于数日前的《重访孤山赋》:“戊戌之春,正月之末,国美师生计约五百人,踏青白堤,重访孤山。春山如睡,湖水正兴,烟波浩渺,山色空濛……”

  不远处,蔡元培和林风眠两位先生的铜像在雨中矗立,师生静静聆听,西湖畔有笛声悠扬。

  孤山的记忆被唤醒。想起1928年,教务长林文铮先生在开学仪式上演讲的《本校艺术教育大纲》:“艺术学校不是单为栽培后进,而是师生共同研究的场所,掌教者应当自认为永无毕业的老学生。”

  从国立艺术院到中国美术学院,岁月流转,人事更迭,而孤山精神不灭。

  诚如许江所说:“吾辈师生列阵于湖畔,追摹九十年前全院师生临湖留影,托身湖山,寄言未来。”

  此时此刻,师生们对着天空中的航拍机招手,前辈们未曾设想的今天与未来,都已经来了。

  新闻+

  在孤山寻找美院老校址

  罗苑,有一个杭州人更熟悉的名字:哈同花园。

  1927年,林风眠在西湖觅址,认为在罗苑建校最为理想。1928年春,国立艺术院在罗苑举行开学典礼。林风眠为院长,林文铮为教务长,吴大羽为西画主任教授,潘天寿为国画主任教授……共有教职员30多人,招收首届学生70名,实际到校注册56名。

  照胆台,1947年入校的国立艺专新生,报到地点就是“照胆台”。考虑到采光要求,学校拆去旧屋,新建了一排平房。新教室全部按照法国巴黎美术学院样式,从屋顶采光;原诂经精舍改成西画系教室,有林风眠教室、吴大羽教室、关良教室、倪贻德教室等,一溜排开,十分气派。

  照胆台往东走,便到了早年的学生宿舍——苏白二公祠。

  当年的宿舍生活,回忆起来也是熠熠生辉:“宿舍里朝南的房间,可放眼西湖,碧波万顷;朝北的房间绿荫掩映,鸟声啾啾。每室约十二平方米,抗战前住二人。每人有自己的领地,壁上悬挂美术作品,或乐器、芦花等心爱之物。当时的学生都非常用功,朱德群(著名画家,法兰西学院艺术院终身院士)早起晚睡临书法;赵无极(著名画家,获法国骑士勋章)迷于西方绘画,把画册顺着倒着看,细细研究和临摹;难怪浙大的吴冠中(当代著名画家)暑假在这里住了几天后,决心弃工就艺,考入艺专从头学画。”

  直到1957年,美院从哈同花园整体搬到南山路,第二年正式改名为浙江美术学院。

敢说“章丘无锅”,才有“洛阳纸贵”(艺海观澜)

  文艺创作与品牌经营是长途赛跑,任何“抢跑”“抄近路”“犯规”“作弊”都将被证明是庸人自扰


  “洛阳纸贵,章丘无锅。”随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3》热播,片中手工打制的“章丘铁锅”一时间订单如雪,不愿为订单降低品质的制锅人给出这般答复。83岁老铁匠虽然满面烟火色,一身劳作沧桑,却以最朴实话语道出打造一口好锅的经验:“三万六千锤,少了不行,没有这个功夫就出不了这个产品。你糊弄它,它也糊弄你!”这句话虽朴素却力道十足,其中蕴含的“敬”“勤”“谨”等劳作和经营态度,足以为今天的文艺创作者所深思笃行。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古人此论极言面对创作之虔敬。在这个人人皆可成为创作者与传播者的网络时代,文艺创作门槛逐渐降低,作品良莠不齐、泥沙俱下背后,是文艺创作“敬畏感”的消退。一些创作者放弃精益求精的创作追求,放弃为读者观众负责的职业精神,以短平快的作品换取眼前利益,炮制大量粗制滥造内容。诚然,今天与曹丕的时代甚至鲁迅的时代已大不相同:市场经济成为支配物质和文化生产的底层制度,文学艺术创作面临诸多名利诱惑和裹挟;从接受者角度看,感官娱乐需求更加强烈,文化快餐消费习惯愈发普及。这就意味着,文艺创作的“庸俗”“媚俗”现象是浮躁社会风气的共同产物。尤其,近几年文化产业“投资凶猛”,大量热钱流入,为获取更高更快的盈利,配方式生产、营销优先等观念套路花样翻新,作品本身艺术品质却往往被忽视了。

  作为作品最终创造者,文艺创作者的主体责任是无法推卸的。粗糙与精致、贫瘠与丰富、苍白与隽永、速朽与流传,这些标签都将贴在作品与作者身上。或许能力有不同,但只有虔敬的创作精神才能让创作者最大程度上接近文艺精品。正如那些回以“章丘无锅”的手艺人,他们对物力的珍惜、对产品的珍重、对用者的敬重以及对自己工作的尊重,造就了响当当的品牌。这对文艺工作者有着巨大参照与启示意义——只有心怀崇敬之情,才有精益求精的态度,才会认真负责对待每件作品,才能潜心对现实生活进行不断而深刻的观察、撷取、开掘,才能把握艺术规律,创造艺术精品,从而真正发挥文艺功能,吸引、感染、熏陶乃至启迪、培育艺术的观赏者。

  凡是精品打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虔敬态度辅以琢磨功夫,方能百炼成钢。每一口章丘铁锅,都要经过“十二道工序,十八遍火候,大大小小十几种铁锤工具,一千度高温冶炼,三万六千次锻打”,这种对铁最有力的历练,最终赋予铁锅以生命。艺术作品相较而言,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巧、方法,暗含深奥抽象的内在特征与规律,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因而需要更为勤奋艰难的淬炼与付出。优秀艺术家应当报以“精品”的执念,以“一分劳作一分收获”作为艺术实践之核心,潜心于技术技巧的习练掌握、素材题旨的积累开掘、思维意识的拓展精进、境界修养的净化提升,当所有精妙存乎一心又能应之于手,就会创作出优秀作品。正如章丘铁锅,在锻造成型后,尚需一锤一锤的千万次敲打,变成坚韧、明亮而美丽的样子。

  人生是长途旅行,创作是长途赛跑。任何“抢跑”“抄近路”“犯规”“作弊”都将被证明是庸人自扰。经营人生和经营创作,当有“章丘无锅”的理性态度与长远目光,方能抵挡诱惑、站稳脚跟,方能“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而挥就“洛阳纸贵”的文艺精品。

湖南民间收藏家121件文物无偿集中捐赠博物馆

  原标题:121件文物无偿捐赠博物馆

湖南省文物总店捐赠战国彩绘陶敦和战国彩绘陶尊缶(一对)。均为长沙晚报记者 贺文兵 摄

  湖南省文物总店捐赠战国彩绘陶敦和战国彩绘陶尊缶(一对)。均为长沙晚报记者 贺文兵 摄

  唐长沙窑青釉执壶

  唐长沙窑青釉执壶

  长沙晚报讯(记者 胡兆红)作为第19届湖南文物国际博览会的重要活动,“民间收藏家向国有博物馆捐赠文物仪式”昨日在湖南省文物总店举行。本次捐赠的文物共121件,包括战国陶制礼器、汉代铁质农具、唐代长沙窑瓷器、醴陵窑瓷器以及传统木工工具等,由湖南省文物总店、胡劲松、卢运全、李天然、陈湘舟等单位和个人无偿捐赠,由株洲市博物馆、湘潭市博物馆、隆平水稻博物馆接受捐赠。

  据悉,由湖南省文物总店倡议组织的此次活动,是湖南民间收藏家首次集中无偿捐赠。

  捐赠文物具有鲜明楚文化特色

  年逾八旬的著名考古学家、湖南省博物馆研究馆员刘彬徽进行现场点评,向公众介绍了一件件文物的价值和背后的故事。由湖南省文物总店捐赠的战国彩绘陶敦,器型仿青铜器式样,由两个半球形器合成球状,为古代食器。敦与鼎、壶等组成一套陪葬礼器,在战国时楚地较为流行,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色。捐赠给隆平水稻博物馆的几件文物与水稻关系密切,彩绘云纹茧形陶壶是西汉时期盛放粮食的器具,绘有红白相间的卷云纹图案,给人以古朴、庄重之感,因腹似鸭蛋,又称鸭蛋壶。而4件汉代铁农具铁犁铧、铁锸、铁锛、铁斧,让人直观地感受到两千年前农具的特色。

  由收藏家李天然捐赠的唐长沙窑青釉执壶让长沙人倍觉亲切。此壶通身施青釉,釉面开细碎纹片,胎质灰白。壶的颈部和八棱形流,较盛唐时期稍长,属于晚唐时期长沙窑制品。李天然介绍,此件藏品是二十多年前在湘江中发现的,一直珍藏在家中,此次捐赠出来,是希望它能得到更好的保护。“‘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放在博物馆,让更多人看到它,可以更好发挥文物的价值。”李天然说。

  民间捐赠让文物得到更好收藏和展示

  湘潭市博物馆此次受赠了111件文物,其中包括斧头、曲尺、墨斗、锯子、刨子、凿子、钻子等108件传统木工工具。湘潭市博物馆馆长潘莉表示:“湘潭是木匠出身的著名画家齐白石的故乡,湘潭市博物馆能够收藏这么齐全的木工工具,很有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间收藏越来越火。湖南省文物局副局长江文辉表示,民间捐赠是博物馆收藏的重要补充,是博物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也是衡量博物馆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标准之一。综观国内各大国有博物馆,民间捐赠收藏品占据了重要一席,一大批珍贵文物得到更好的收藏、保管和展示。

  第19届湖南文物国际博览会由湖南省文化厅、湖南省文物局主办,湖南省文物总店、湖南古玩城、湖南省文物鉴定中心承办,除举办民间收藏家向国有博物馆无偿捐赠文物活动外,博览会期间还将举办民间收藏房间交易会、全国文物交流会、玉器鉴赏学术讲座等主题活动。

古今融汇再续新传奇 中国民乐进入璀璨新时代

  华阴老腔

  澳门中乐团

  笛子演奏者戴亚

  ◎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杨媚

  葡萄牙吉他曲与中国民歌混搭出“狂想曲”,陕西传统地方戏与现代摇滚乐碰撞出新火花,以西方曲式结构来丰富二胡、古筝等的乐曲创作……这就是即将在2018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上奏响的“中国好声音”。

  以“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为主题的2018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将于3月23日-4月29日在深圳音乐厅、深圳大剧院、保利剧院等多个主要剧院举行。各国艺术家齐奏丝路乐章、世界文明互鉴并进,这个音乐季既是展示各国音乐艺术成果的“大舞台”,更是观察中国民族音乐最新发展动向的“瞭望塔”。从今年音乐季的节目选择和内容编排上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民乐已经进入了生机勃发的新时代。

  趋势1

  古今融汇,时代气息再续古筝新传奇

  “丝绸之路是用音乐铺成的,在这条古道上,可以听到最美的音乐。”著名作曲家王洛宾这样说。

  如今中国常见的民族乐器,有不少都是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的,如流传于波斯、阿拉伯的唢呐,由印度经龟兹传入内地的琵琶,从西域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传入中原的胡琴等等,这些乐器传入中原,又被中原文化影响而再造重生,极大地丰富了古今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库。

  如何让历史悠久的民族器乐焕发新生?如何再续民族器乐传奇?“一带一路”音乐季中以“梅兰竹菊”为题的民乐大师音乐会无疑是最佳“案例”。去年,6位顶级国乐大家联袂献艺,在深圳刮起“最炫民族风”,并创造了票房奇迹。

  今年,这一口碑之作升级成为“大国之音——梅兰竹菊国乐八大家专场音乐会”,胡琴、古筝、笛子及唢呐演奏大师宋飞、王中山、戴亚、刘英分别带着自己的一位爱徒,音乐会曲目突出一个“新”字,多为新创作作品。

  比如叶小纲创作于2001年的古筝独奏曲《林泉》,作曲家的灵感源自宋代画家郭熙的山水画理论专著《林泉高致集》,以浓淡相宜的手法为听者展开了一幅形态各异的“水”之画卷。作品充分发挥了古筝所擅长的“高山流水”式的流动音响特质,在保留民族调性的同时,又借鉴了西方传统曲式结构,深具现代气息。

  有不少乐评人认为,《林泉》是现代筝曲的创作典范,其独到之处在于不像传统古筝乐曲那样固守于地方色彩,从而让音调风格的民族特点向外延展,从而实现了传统意蕴与现代气息完美融合。

  音乐会的其他几首新曲目,均洋溢着时代气息、现代思维,让人耳目一新:唢呐曲《敦煌魂》,以丝绸之路文化为历史参照,融入现代作曲技法,令人耳目一新;二胡独奏曲《二胡随想曲第五号——纳西》,包含浓郁的西方现代音乐元素;笛子独奏曲《胡旋舞》,以现代人的思维再现唐代西域风情……

  趋势2

  中西合璧,葡国吉他曲混搭中国民歌

  说到中国民乐的创新发展思路,专家学者口中都绕不开“中西合璧”这个词。中西合璧,不仅指一种作曲手法,更代表着放眼世界、胸怀未来的全新创作理念。

  不少深圳观众还记得去年首届“一带一路”音乐季上香港中乐团的“丝路幻想”音乐会。今年,又一支港澳地区的民族管弦乐团——澳门中乐团将带来“京华国韵”音乐会,演绎中国民乐“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最新实践成果。

  记者去年在“一带一路”音乐季上专访过香港中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阎惠昌。他说,“民族管弦乐队”发源于上世纪20年代,形式上借鉴西方交响乐队,使用的是本民族乐器。相比起过往的单乐器时代,乐队的特色是古为今用的乐器编配、音色各异的乐器效果和“和谐”的交响性要求。

  比如香港中乐团就曾用西方萨克斯演绎丝绸古韵,以民族管弦乐弹奏《上海滩》等经典港剧主题曲,还用传说中的唐代古韵开启古今繁荣盛世之旅……这种音乐创新不仅在华人圈子里颇受认可,也深受世界各地观众喜爱。

  今年登台的澳门中乐团,也将“中西合璧”进行到底。他们不仅演奏《国风》《丝绸之路》等民族管弦乐精品,还将带来以澳门为题材的最新委约作品《澳门随想曲》和广受好评的《澳门狂想曲》。

  其中的《澳门狂想曲》,原来是为澳门回归而作的葡萄牙吉他与澳门中乐团的一首作品。作曲家关廼忠以两首葡国吉他曲和两首中国民歌为素材,乐曲极富有葡国音乐情调,又有传统广东音乐的旋律,是两种音乐文化合璧之典范,充分体现澳门中西文化融汇的特点。

  在音乐会上,澳门中乐团创新地用中国弹拨乐器柳琴来演奏葡萄牙吉他的独奏部分,营造出另外一番韵味。

  趋势3

  走出“封闭圈”,华阴老腔碰撞现代摇滚

  在民乐的传承道路上,如何走出“封闭圈”,用现代化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拓展受众?这几年,华阴老腔的成功给了我们很大启示。

  华阴老腔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之一,已有两千年历史,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现形式单调长期以来难以吸引观众。此外,长久以来“只传本宗本族本家男性”的家族化传承方式,使它像“音乐化石”般遗存了最为原生态的风貌,却在客观上限制了它的传播范围,面临着传承危机,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许多中国人根本不知道“华阴老腔”为何物。

  直到2015年底,歌手谭维维将自己的现代摇滚乐与老腔表演相结合,“女娲娘娘补了天,剩下块石头是华山”的“神曲”一夜炸醒朋友圈。次年,她又和老腔艺人一起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更为广泛的反响。华阴老腔这种“中国最早的摇滚”,从此几乎无人不知。

  谭维维曾经说,华阴老腔的成功,不是民族音乐与摇滚的“嫁接”而是“融合”,并不是摇滚乐加点民族元素或某些乐器那么简单,而是根据华阴老腔的特点融入现代摇滚元素,从而诞生新作品。借助摇滚乐的时尚化,华阴老腔得以走出跨界的精彩之路。

  今年的“一带一路”音乐季上,华阴老腔就将在深圳“吼”出原生态的质朴。在“吴蛮与丝路音乐大师及华阴老腔皮影音乐会”中,华阴老腔皮影戏11位老师傅组成的乐队,将演奏《关中古歌》《大汉意韵》《将令一声镇山川》和老腔皮影戏《三英战吕布》等,让深圳观众得以领略来自黄土高坡的豪迈苍凉。

研究显示假新闻传播速度更快 是真实新闻的6倍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传媒实验室研究人员8日在一份报告中说,假新闻在社交媒体的传播速度是真实新闻的6倍,且假新闻更容易得到转发。

  报告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研究人员在社交媒体“推特”选取12.6万则新闻,由6家独立机构核实真实性。

  研究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6年底,这些新闻共由大约300万用户分享超过450万次。以向1500名用户传播消息为标准,假新闻平均传播时间为10小时,而真实新闻传播需60小时。与真实新闻相比,假新闻得到转发的几率高70%。平均一条假消息的受众人数比真实消息多35%。

  相比涉恐、自然灾害、科学和财经等领域的假新闻,虚假政治新闻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更为明显。报告说,2012年和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政治类假新闻的数量明显增多。

  路透社援引研究人员的话报道,假新闻主要由公众分享,而非“机器人”账户自动传播。公众之所以更喜欢分享假新闻,是因为它更加耸人听闻。

  报告主要作者苏鲁什·沃索基说:“假新闻的内容与人们对世界的期望背道而驰,可能是它更惊人的原因之一。如果有人制造谣言,与大家的预期相悖,得到转发的可能性会更高。”(刘曦)【新华社微特稿】

地道战遗址飘起“青天白日旗”,过度商业化玷污了历史
地道战遗址飘起“青天白日旗”,过度商业化玷污了历史

  冉庄村地道战遗址。

  位于河北保定市清苑县冉庄镇冉庄村的地道战遗址,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类教育基地。可近日有网友发现,地道战遗址景区内,到处有穿着国民党和伪军军服、在“青天白日”旗前摆剪刀手照相的男男女女,游客感叹着:“高家庄被‘国军’占领了!这不像敌后根据地,倒有点像‘国统区’”。(环球时报微信公众号2月28日)

  提起地道战,很多人都知道那是抗战时期华北军民用地道抗击日寇的著名作战方式,其堪称创举,在抗战史上闪烁着光辉。保留和开放地道战遗址,是为了给后人留下民族记忆,警醒后人勿忘过去,也为缅怀和致敬先烈提供了实体场地。除此之外,激励人们学习和传递先烈的地道战精神,让爱国主义在今天的社会更加浓烈,也是地道战遗址最核心的现实意义。

  地道战遗址保有自身的纯粹,容不得一丝玷污,这是原则,也是底线。可现在,在地道战遗址里,却是满满的乌烟瘴气。到处都是游客穿着汉奸服和国民党军服拍照,背景还有“青天白日旗”,说这遗址被“汉奸”和“国军”攻陷确实不夸张。这些情况与地道战遗址的核心价值背道而驰,暴露了历史虚无主义,更是一种现实讽刺。

  地道战是八路军主导和进行的,跟当时的国民党军没有多大关系。任由游客穿着国民党军服拍照,容易给游客造成历史和精神层面的误导,追忆历史和尊重历史便成了笑话。这并不是过度敏感,而是对历史最基本的尊重。

  至于穿汉奸服拍照,对地道战遗址和社会民众的现实伤害更大。前几天,南京两男子在紫金山抗战遗址穿日本军装拍照,严重玷污爱国先烈,伤害国人感情,亵渎民族情感,引起舆论一片哗然,两人也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15天。游客穿汉奸服拍照在地道战遗址拍照,本质上与那两名男子的行为是一样的,理应得到相应的抵制和谴责。

  其实,几年前,地道战遗址就被曝出存在这种现象,游客不仅是穿汉奸服,也有直接穿日军军装的,其中不乏懵懂的儿童,其恶劣影响可见一斑。当时也有相应的处理整顿,还有“寻求彻底解决之道”的说法。几年过去,这种现象仍然存在,这就不仅是游客的问题了。表面上看是景区整治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实质上是地道战遗址在管理缺位、经营不善等问题的现实裹挟中,失去了本真,迷失了本心。

  地道战遗址还存在垃圾满地、景区维护差、厕所等基础设施较差和商业气息过于浓厚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管理懈怠下的“过度商业化”,充斥着“野蛮生长”的状态,不断消解地道战遗址的现实意义,这同样是需要警惕的。

  现在,对地道战遗址以及国内其他有同样问题的爱国主义遗址和基地,已经到了不得不查、不得不管、不得不改的程度。要用实际行动处理好经济利益与红色景区本质属性之间的矛盾,让那些荒诞的现实到此为止,还给这些遗址以本来颜色。

文艺要"有趣" 不要"有趣至上"

  “有趣”并不低俗,反而是一个社会得以继续生长和进步所必需的酵母,但资本催生的“有趣至上”则垄断了人们理解和转化日常生活中各色喜怒哀乐的可能,成为一种情感和智力上的专制

  随着移动端和网红经济的迅速崛起,一种新型品评大众文艺的标准正在兴起,那就是“有趣至上”。在拥挤的地铁车厢内,在人群熙攘的街头,在外卖小哥聚集的商场门口,甚至于在大学课堂上,当越来越多的人依赖手机软件寻找片刻乐趣时,这个标准正变得通行无阻。一方面“有趣”被摆放到了异常醒目的位置,在浏览、点赞和弹幕中显示它巨大的威力,进而成为人们争先恐后、竞相追逐和品评的对象;另一方面,它对这个社会的实际作用,反倒被忽视而得不到真正讨论和有效定位。

  广播电视等现代大众媒介诞生以来,针对普通人势必“娱乐至死”的告诫就不绝于耳,“有趣”基本成为低俗和无聊的同义词。“有趣至上”也被看作文化平庸的新一轮表现。然而另一方面,趣味在商业逻辑中迅速膨胀,不仅成为绝大多数现代教育和商业的出发点,也成为人们自我辩护、伸张生活的重要依据。在此背后,则是对生活枯燥无聊,消费文化看似丰富多样、实则千篇一律的巨大不满和反感。

  可以说,当人们被手机、网络以及背后涌动的数据流包围时,我们正充分暴露在一种叫作“有趣”的空气中。如何审视和评判它的任务却就此搁置,无从展开。对大众文化来说,这个问题却是必须面对和回答的。

  “有趣至上”经由网络媒介和直播平台等技术开发,无论是参与文化创造,还是加入娱乐工业,准入门槛都越来越低。普通人对“有趣”的制造、参与和更新也愈加容易,当然其流通和消亡速度也一并加快。与几十年前美国电视文化产品散布全球不同,今天通过网络直播大行其道的“有趣至上”准则,具有更强大的渗透力,高度切分和支配人们的注意力。它不再坐等“沙发上的土豆”选择,而是通过算法和大数据,积极捕捉人们的关注,在吸纳社会能量的同时,以趣味对人群进行“区隔”。至此,当直播平台上某位乡村大妈也拥有自己固定粉丝群体,以此为乐甚至以此为生时,弥漫在今天社会中的“有趣至上”,成为比“娱乐至死”更为复杂的一种文化现象。对于普通人来说,平时工作和生活辛劳琐碎,缺少时间和能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乐趣,高度依赖于别人提供的即时可见乐趣,成为一种本能反应。问题在于,在工作和闲余时间日益碎片化和难以截然区分的今天,我们究竟如何看待这样的集体本能及其影响。

  不难发现,几乎所有文艺样式,在最初出现时往往需要显出某种“有趣”特质,以便引起人们关注,构成后续观察、思考和参与的重要动力。在这一意义上说,“有趣”意味着各色各样的好奇心与无限可能性,是人们在深度认知和浅度关注之间的转换阀,连接和推动不同类型注意力之间自由转化,从而将日常生活中各色状况转化为深入思考对象。就此而言,“有趣”,不但不低俗,反而是一个社会得以继续生长和进步所必需的酵母。

  当资本在网红经济上高度聚焦,由注意力经济和网络直播合力构成的,却是对“有趣”这个转换阀的无限放大。在利益驱赶下,“有趣”被迅速扩展为笼罩一切的评判标准。而这一驱赶和放大最终会导致深度认知和浅度关注间的交流无法顺利展开,一切理应由“有趣”得以转化、从而展开的有意义思考就此停滞。大多数文艺被限定在最低程度的新奇好玩之中。此时的“有趣”也就一跃成为“有趣至上”,垄断人们理解和转化日常生活中各色喜怒哀乐的可能,成为一种情感和智力上的专制。

  如果说,现代之初随着出版印刷兴起,普通人需要随之确立能读会写的意识和技能,以便参与和主导这一重要社会文化变迁,那么现在,在网络经济时代,我们显然有一系列新的技能和常识有待确立、急需推广。其中,如何定义和捍卫“有趣”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使之既免于径直等同于低俗无聊的无视,也摆脱资本任意控制和无限膨胀,便是重要一项。至此,将资本操控的“有趣至上”与普通人由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有趣”积极区分开来,也就成为当前这一轮文化形势中,普通人应该具有的新常识。

青春恰自来(青年观)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代袁枚的这首诗,近日忽然在微信朋友圈“刷屏”。

  原来,这首近300年前的小诗,经由一名乡村教师弹奏、一群来自贵州山区的孩子们吟唱,登上了一档电视节目的舞台,感动了许多人。

  我们因何感动?

  视频中,简单的旋律固然上口,天籁的童声固然动听,红扑扑的小脸蛋固然惹人喜爱,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在于经典的诗歌演绎与背后的故事引发了人们的共鸣,映照出我们共同面对的更普遍的一种境况与精神。

  对许多人来说,这首诗歌所以动人,是因为在孩子们身上看到了曾经弱小却不停奋斗的自己。“还记得为什么要唱《苔》吗?”“因为要让我们像牡丹一样勇敢地开放。”这是乡村教师梁俊与孩子的问答,其实也反映了许多人年轻时的经历:隐蔽而平凡地默默成长,如苔藓般不那么引人注目,却有着与牡丹同样的姿态,绽放自己的风采。

  诗人穆旦曾写过,“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平心而论,相当一部分人并不拥有超越平均水平的资源和禀赋,“初始设定”都是普通人、小人物。从外在环境看,不是每个父母都能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大城市接受最好的教育,不是每个人都有可以借力的社会资源;从个人天赋来看,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天才的起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白日不到处”,是客观存在的情境。如一首歌所唱的,“你我皆凡人”,在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下,我们往往不得不暂时接受自己是平凡人的设定。

  尽管如此,“青春恰自来”,通过个人奋斗实现生命平等的价值,又是普遍的现象。前段时间,冒着寒冷天气和艰险山路上学、一头风霜的云南“冰花男孩”在网上很火,心疼之余,不少网友表示,“我们也曾是‘冰花男孩’”。春节期间,我回到父亲曾就读的乡村学校旧址。设施简陋,杂草丛生,橱窗里褪色的装饰画,让我感叹父辈们的青春里物质如此匮乏。不过,今日的他们虽依然平凡,却以自己的方式实现了人生价值。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父辈奋斗过的青春,我们也正经历着。不在最好的学校,就多付出一些努力;家庭经济状况不佳,还有自己的双手可依赖;求职道路没有“关系”,依然可以在笔试面试中突出重围……起点虽然如苔般卑微弱小,甚至没有阳光眷顾,但少年时的梦想,青年时为之付出的尝试与努力,乃至花开时的自信与从容,是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拥有的经历,也便是《苔》这首歌所以动人的理由。

  同样动人的,还有人们对“苔花”的呵护与关照。“风一来,花自然会盛开”,是歌曲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对乡村的孩子们来说,支教教师就像催开花朵的风。教师梁俊谈及为何要唱这首歌时说,因为他自己也是从山里出来的,不是最帅的那一个,也不是成绩最好的那一个,就像潮湿角落里的苔,人们可能看不见,但它们也像一朵一朵的花,很美。从山里走出的教师,再次来到阳光不能完全普照的地方,守望着更多的苔花,他们的努力或许也如苔般微弱,但也能够照亮一张张小小的笑脸。

  “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生若为苔,也会有自己的高光时刻。

读懂和珍惜她对你的依赖

  杨 飞

  时光如水,韶华易逝。就如同手中紧抓的沙子,悠悠岁月在无声无息中已然流失。消逝的岁月在指尖滑过,也更像是针尖上的一滴水珠流进大海,一晃什么也已经消失不见。不知不觉间,母亲就已经六十有二。从满头黑发到两鬓白发,看着步伐蹒跚的母亲,我已是潸然泪下。

  从小到大,母亲都是个要强的人。不管在农村还是城市,母亲自己能干的事情绝不会麻烦儿女。只是岁月不饶人,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而今母亲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密。也就是在不经意间,发现母亲对我们的依赖变得越来越多。不管是出门坐车还是往家里搬东西,现在母亲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儿女了。

  牵着母亲的手,万般滋味皆上心头。小时候不管去哪里我们都会牵着母亲的手,而今母亲则越来越紧紧地抓住儿女的手。母亲在前头我在后头,走过一段一段坑洼路,那是儿女对母亲的依靠;儿女在前面母亲跟在后面,走过车水马龙,这是母亲对儿女的依赖。从依靠到依赖,折射出亘古不变的亲情。

  母亲依赖子女,但却不是完全依靠儿女。“养儿防老”,这是中国的传统。只是母亲对儿女的依赖,绝不仅仅是衰老造成的无奈。其实,年龄大了,母亲的生活圈子越来越狭窄,对子女的情感依赖也越来越强烈。这种依赖,是希望能够通过对儿女的关心和牵挂来引起儿女们对自己更多的重视和尊敬。

  “儿是娘的心头肉。”母亲对儿女的爱,世间最无私也最醇美。当孩子们越来越大、越来越独立时,母亲内心的分离焦虑也越来越大,这种对儿女的爱更是与日俱增。在这种情况下,母亲越来越依赖子女,也是渴望能够永远地与孩子们黏在一起。每次外出,母亲都会问几点回家,细致入微的关心就让我倍感温暖。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母亲越来越依赖子女,其实背后是她害怕与子女分离,渴望永远地了解儿女们的想法。毕竟小时候我们拉着妈妈的手,什么想法都想和母亲分享,长大后和母亲交流变得越来越少。这种依赖,会让母亲觉得有安全感,也更有幸福感。这样的依赖,当然值得我们一辈子珍惜。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母亲年龄大了,眼睛也慢慢地看不清了,但牵挂儿女之情自始至终都没有分毫的缩减。人世间最珍贵的就是亲情,就让我们读懂和珍惜母亲对儿女的依赖,让我们再一次牵着妈妈的手,把“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让心底里的感恩情怀无遮掩地倾诉而出。

关于法讯参考

©2005-2018 法讯参考版权所有 电脑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681567

媒体合作:010-53398173

广告合作:010-53398607

服务邮箱:fxckzx@163.com

京ICP备17018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