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盂县科协深入农村开展科普日系列宣传活动

DSC_1512.JPG

  中国网9月22日讯:(记者 张福锁 秦明明) 9月21日,盂县科协主席张翠平带领科普部工作人员深入北下庄乡下榆林铺村进行科普宣传活动。活动中,为村民发放《日常生活科普手册》《食品安全就在身边》等科普宣传资料,并为村民讲解和传达国家各项农村惠民政策,受到村民热情欢迎。

DSC_1496.JPG

  盂县科协主席张翠平

  北下庄乡后川村党支部书记刘建明

  桃种植技术专家陈建明

  随着深入开展“全国科普日”系列宣传活动,由科协组织,受北下庄乡核桃种植协会邀请,核桃种植技术专家陈建明在盂县后川村委会议室开展核桃提质增效综合管理技术培训,来自北下庄乡20余名协会会员代表参加培训。培训现场,专家为种植户讲解了盂县核桃发展的前景及存在的问题,从宏观上介绍核桃林今后发展的方向。同时为会员代表讲解了核桃林的综合管理,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核桃园管理中的水、肥、修剪、病虫防治、越冬防寒管理各个环节的重要性,并且向种植户传授了每个环节的做法及如何取得最好效果。

DSC_1512.JPG微信图片_20170922093018.jpg

  开展广覆盖、多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旨在有效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促进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全面形成。

我国确定今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

  北京9月21日电 (记者高云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精神,由点及面开展集体经营性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推荐,农业部、中央农办确定北京市海淀区等100个县(市、区)为2017年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

  西藏自治区曲水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作为2015年确定的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县,在完成好原有试点任务的基础上,承担新一轮改革试点任务。所有试点单位的试点时间到2018年底结束。

  农业部、中央农办要求各试点县(市、区)要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全面强化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重点在确认农村集体成员身份、有序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功能作用、多种形式发展集体经济等五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明确试点区域和改革路径,细化推进步骤和时间节点,确保各项试点任务按期保质全面完成。

山西盂县路家村镇:生态文笔景区二期工程正式启动

DSC_0009.JPG

  中国网9月19日讯:(记者 张福锁 秦明明) 9月19日,盂县路家村镇红涧沟村举行“文笔生态旅游二期工程暨乾源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典礼。盂县路家村镇党委书记李瑞峰、镇党委副书记王光明、镇武装部长郑晓宁、红涧沟村党支部书记刘保平等参加了此次典礼仪式。

DSC_0016.JPG

  路家村镇积极响应盂县县委、县政府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全域旅游工程,发展特色旅游的号召,并按照路家村镇打造“四个特色旅游”、建设“四个示范基地”的总体部署,依托已有的程弘毅故居、古观音庙、文笔塔等传统文化,制定以文笔生态旅游为专题的旅游项目。

  张洁主持开工典礼仪式

  剪彩

  文笔生态旅游旨在挖掘深厚文化底蕴,将地方山水与文化底蕴相结合,强化休闲游乐、生态宜居功能,着力塑造一个绿色生态和农家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圈。

  同时,乾源光伏发电项目由盂县乾源种植合作社开发,计划光伏发电装机10兆瓦,大棚蔬菜、中药材种植300亩,苗圃基地260亩,特色农业种植采摘园200亩。

  盂县“群星风采”文化惠民活动

  “生态旅游招揽四方宾朋,光伏发电造福后代子孙”,可以预见,“文笔生态旅游二期工程暨乾源光伏发电项目”完工后,必将进一步繁荣路家村镇经济,将“产业转型、农业稳心、投资放行、旅游先行”的发展理念落到实处,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为路家村镇商业、服务业发展提供新载体、拓展新空间。

  程弘毅故居

  古石神龛

  文笔山

全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总体完成,划定后布局优化质量提升
全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总体完成,划定后布局优化质量提升

  2017年9月20日上午,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就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在北京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曹卫星在会上介绍划定成果有关情况时表示,划定后永久基本农田布局更优化、质量有提升。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永久基本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加强耕地保护,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并实施特殊保护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从2015年开始,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联合部署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

  澎湃新闻从9月20日国土资源部农业部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17年6月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总体完成,全国有划定任务的2887个县级行政区实际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5.50亿亩,已全部落到实地地块、明确保护责任、补齐标志界桩、完善信息表册、实现上图入库。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的划定成果100%通过省级验收,成果数据库100%通过质检复核。

  曹卫星在发布会上介绍说,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成果已广泛应用,效果逐步显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坚守耕地红线的意识明显增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落实的过程,也是新发展理念与传统发展观念博弈的过程。在划定过程中,两部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目标,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结合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生态保护红线,有序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随着“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随着两部划定督导、论证审核、专项督察、验收复核等工作持续开展,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识明显增强,从“不让划”、“不敢划”、“不愿划”转向“主动划”、“真心划”、“规范划”,实现了“划优、划实、划足”,逐级签订了责任书,把保护责任落实到地方各级政府,落实到村组、落实到农户,并设立统一标志,接受社会监督。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签订608万份责任书,设立27万个标志牌。

  第二,规划确定的保护任务全部落地。各省(区、市)逐级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分解下达到市县,编制完成了省市县三级划定方案,并通过了两部论证审核,全国实际划定保护面积15.50亿亩,超过《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调整方案》确定的15.46亿亩保护任务目标。各地市、县级国土资源、农业主管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的组织领导下,以已有基本农田划定成果为基础,按照“总体稳定、局部微调、应保尽保、量质并重”的原则,“定位、定量、定质、定责”下达划定任务,从城市周边划实、落细入手,再推进到城市周边以外区域划足、补齐,有效解决了以往“划远不划近、划劣不划优”等问题,将保护任务在全域范围内逐个图斑比对落实到具体地块。

  第三,永久基本农田质量明显提升。两部严格落实优进劣出要求,优先将城市周边、交通沿线、集中连片有良好水利设施的优质耕地和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把非耕地、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其他农用地划出,禁止将不稳定耕地、劣地、生地、受污染的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从全域看,水田和水浇地面积占划定面积的48%;坡度15度以下占划定面积的88%。从城市周边看,共划定9740万亩,其中,新划入3135万亩,城市周边平均保护比例由45%上升到60%,做到了优质耕地应划尽划。划定后永久基本农田较划定前布局更优化、质量有提升,并与森林、河流、湖泊、山体等共同形成了城市生态屏障,成为城市开发实体边界,优化了城乡空间格局,促进城镇串联式、组团式、卫星城式发展。

  第四,划定工作成效逐步显现。两部在划定工作中充分显化永久基本农田生产、生活、生态综合效应,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通过把永久基本农田从图上落实到田头,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助推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通过优先确定永久基本农田布局,把城市周边围住、把公路沿线包住,防止城市无序扩张和蔓延,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通过落实国务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重点地区、重点部位优先保护类和安全利用类耕地优先划入,确保舌尖上的安全;通过层层落实保护责任,落实到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切实维护农民权益。划定成果为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区域发展规划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重大建设项目用地审批等提供了重要支撑。各地结合实际,将划定工作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扶贫攻坚、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相结合,把好山好水好田融入城市,融入百姓生活,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传承农耕文化提供物质基础。

  全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然而保护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并实行特殊保护是基本农田保护的基础工作,是前所未有的举措,功在当前,利及长远。”曹卫星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下一步,两部将进一步提高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创新思路和举措,在巩固、完善、提高上下功夫,研究探索制度化安排和长效化机制,加快构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新格局。

  曹卫星介绍说,下一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巩固划定成果,加快集成和应用。做好已通过复核的划定成果集成,将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及时纳入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纳入正在建设的“智慧耕地”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土地审批、卫片执法、土地督察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划定成果对各地“两区”划定的基础支撑作用。

  二是完善监督体系,实现成果动态管理。研究建立全国永久基本农田动态监管系统,完善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更新标准与规范,指导各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永久基本农田占用、补划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实现全国永久基本农田变化信息的及时汇集和动态管理。

  三是提高管护水平,落实特殊保护政策措施。加强和完善对永久基本农田管控性、建设性和激励约束性保护政策,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建立健全“划、建、管、护、补”长效机制,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情况纳入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做到“管得住”“建得好”“守得牢”。


重视农村 低质量婚姻现象

  编辑同志:

  婚姻家庭是社会的基础,是脱贫攻坚的基本生产单位。最近在调研中发现,在农村,特别是一些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偏远山村,一些贫困家庭的大龄男青年,因经济条件拮据而未能娶妻。有的为了组成家庭延续“香火”,随随便便就结婚生子,导致婚后感情不和、离婚甚至子女残疾,形成贫困代际传递,影响到脱贫攻坚的整体进程。

  特别是以下几种现象应引起重视:贫困家庭的大龄青年与残疾人结合,可能造成后代残疾;贫困家庭的大龄青年与外地女青年结合(不领取结婚证),生了子女后女方承受不了贫困继而出走,造成家庭离散贫穷;近亲结婚导致子女智障残疾。

  为了解决这些不良婚姻造成的继生贫困,建议:

  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依法禁止近亲结婚。结合“七五”普法,通过典型案例、专题讲座、发放资料等方式,在农村加强对婚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同时严格资格审查等程序,依法禁绝近亲结婚现象。

  引导接受婚前检查,促进婚育健康。在农村加强对婚前检查重要性的宣传,帮助结婚双方制定婚育决策,以减少或避免不适当的婚配和遗传病儿的出生。

  完善社会共治机制,实行综合治理。村“两委”和民政、妇联、卫计、公安、司法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在农村树立婚育新风,努力使每一户家庭都幸福和谐,真正成为脱贫奔小康的生力军。

  四川省南充市政协委员 滕昭辉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南娄 创建绿色循环经济园林小镇(宜居篇)

DSC_62407.jpg

  中国网9月5日讯:(记者 张福锁 秦明明) 蓝天、青山、流水,还有那显见的青砖、黛瓦、恬静如诗的乡土民居……这就是盂县之南,旅行的方向,这里不仅风景如画,而且民风淳朴,“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是南娄人民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盂县南娄镇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是一个大气磅礴的宜居小镇,它的美无处不在。

  风景美

  南娄镇属于大陆性干旱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冬春少雨、多风,夏季清爽,秋季多雨,多为晴朗天气。春天,温和的风,柔情的雨,让这里生机盎然;夏天,温煦的日光,婆娑的树影,让这里神清气爽;秋天,金色的田野,满树的瓜果。让这里“画境诗天”;冬天,皑皑的白雪,坡上的树挂,让这里分外妖娆……,要说南娄最美的风景,还属它的大气磅礴,荡气回肠。

  盂太路、榆盂路、盂寿路、运煤专线四条主要干道横贯南娄镇,已通车运行的太阳高速、阳泉西环高速公路都在南娄镇周围留有出口,盂榆线绕城公路正在建设当中。走在南娄宽阔笔直、四通八达的公路上,人们总会有种胸襟开阔的感觉,特别是当看到了地平线上突然耸立起南娄集团办公大楼时,那方正博大,气势恢宏的八角大楼给人们的第一感觉就是南娄镇大气磅礴。

  空气中有一种清爽的凉,田地的麦苗郁郁葱葱,被微风吹的起伏不定,这时人们就会闻到一种沁人心脾的气息。有麦苗的香味,有泥土的香味,有油菜花的香味,各种香味融合在一起,让人有说不出的舒坦,柔化到人们的内心。穿行在这样的路上,人们肯定会哼一些歌,时而兴奋,时而欢快,再来点励志的,心里满满的都是愉悦。

  街区美

  盂县南娄镇街道规划布局正深度提质,建设格局趋向“创意+园林”,融交通服务功能、医疗卫生、教育、商贸、环卫、商业服务设施等为一体。要进一步规范化小镇物业管理;特别是南娄镇小区、盛世华都、南娄集团小区和西小坪村别墅区基础设施、生活娱乐等功能齐全,建筑格局独特,有种“城镇都市化”的风格,天空澄蓝,大地碧绿;风清气爽,道路如网;方便静谧,适宜居住。村民自治、乡风文明、民俗和谐。

  盛世华都

  盛世华都在完整和谐的整体格局与精心设计的建筑细节中,充分体现了居住建筑在走向理性的同时,又更多注重了对人性的全面关怀。设计中始终以“人居”为基准点,追求居住的舒适度与品位,同时建立社区独特风格,将“以人为本,健康生活”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户型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日照、采光、通风、观景、居民居住习惯等因素,基本做到了户户朝阳、明厨明厕明厅,建筑设计精致大方,通过色彩、材质的变化与形体的穿插形成具有现代感的建筑形象,高低错落、清新自然的建筑群掩映在形态奇异的假山中,形成独具魅力的南娄小镇风光。

  南娄集团小区

  南娄集团小区都是小型二层楼房,幢幢楼房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小路,路两边节能环保路灯林立,走在小路上可一边散步一边尽情的欣赏小区的景色,若迎面吹来一阵清风,那带着泥土芳香和花朵清香的风儿,令人心醉神迷。小区的树荫下,长椅上也坐了不少人,有天真浪漫的顽童,在小区里追逐奔跑;有独坐沉思的中年人,在休闲之余梳理自己情绪;有走累了歇脚老夫妇,互相帮忙捶打按摩腿肚;那无声的言语,舒适的环境,处处都显示着南娄人民的和谐幸福。

  西小坪村别墅区

  西小坪村别墅区,建造的更像是公园,走进小区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整个小区回归现代主义的理性空间,重新追寻技术美与人情味的和谐统一,以简约、洗练、纯粹的纯净主义风格,使居住者情感回归于宁静与自然。小区内花团锦簇,草木葱茏,近观小桥流水,远望群山环绕,一种“江南”的意境跃入人们眼帘。完整和谐的整体格局与精心设计的建筑细节充分体现居住建筑在走向理性的同时,又注重对人性的全面关怀。从生态建筑学的原则出发,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降低能耗,每家每户每个房间都能具备自然通风采光。在户型设计中强调功能分区,具体手法是,以厨房为家务劳动核心,功能分区上强调服务区的设计,以厨房为空间界定的一个环节,把动态的起居空间和静谧的卧室空间以服务区作为分隔,使居室空间的质量得以提高。住宅造型设计上通过巧妙安排采光面和遮阳板,使得造型生动细腻,富于时代气息而且融浓浓的人情味于其中,实现了“花园式”的居住理想。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周边大环境的总体风格,并突出强调了时代特征与现代感,体现出灵活多变、尺度宜人的现代住宅区风貌。

  生态美

DSC_4486.JPG

  没有一个清洁美好的环境,再优裕的生活条件也无意义。盂县南娄镇结合实际情况,设定了“全域旅游”的方针,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分阶段推进,以站在未来看今天的眼界打造景点景观,努力做到多留遗产,少留遗憾。重点打造了南娄镇周边的佛教名山(李宾山)、万法归宗的天齐庙、山水萦绕的双鹤山、原生态公园诸龙山以及豪迈民族魂永存的西南关红色教育旅游基地等一系列景点,让最美的风景环绕南娄小镇。同时,盂县南娄镇镇府倡导“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绿色出行,节能减排成为南娄人民的自觉行动,为南娄的绿色低碳做出积极的贡献。为此,南娄镇特意推广利用太阳能等节能新技术,推行LED等高效照明产品,应用节能插座、节能型电开水器、节能燃气灶等节能产品。真正增强了人们的节能意识,引领全镇步入低碳、节能的生活。

  生活美

  衡量一个地区生活美不美,从衣食住行上就能看出来。南娄镇人民由于就业渠道丰富,工资收入水平高,所以生活水平也好。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是居住环境优美,住房宽裕,出行方便,个人小车几乎覆盖全镇家家户户。

  南娄镇的生活美不仅体现在丰富的物质基础之上在精神层面也丰富多彩。既有传统晋剧戏曲文化遍布各村,也有气息浓郁的宗教文化深植其中,还有独具一格的武术社火被确认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在南娄漆树村,基督教堂以一种凝固的形式兀立于天地之间,象一座玲珑剔透的雕塑,象一座峭拔神奇的山脉。人们听着教堂悠扬的钟声,吟诵着经文,心里熨贴着阳光的温暖,祈福着命运的眷恋。这儿会让人们那心底里最柔软的地方被神明之光所唤醒。这也许是一种感动,也许是一种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的情感。

  2006年被确定为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武术社火,又叫武社火,为盂县南娄镇西小坪村独有的、有着古老传统的民间竞技表演形式。它起源于明朝洪武二年(1369),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据武氏族谱记载,明朝洪武二年,西小坪村武家始祖———武贞老人曾是朝中一名武官,他从寿阳来到西小坪定居,从事农耕,传授武艺,代代后嗣,研习不断,练武传统经久不衰,影响武氏后人和武术爱好者。

QQ图片20170824113908.jpg

  武术社火,是在借鉴武术套路和戏曲武打两者精髓的基础上,加入民间竞技表演的综合艺术形式。西小坪武术社火有别于戏剧武打和竞技武术。它将武术的套路、动作、步伐等要素加以夸张发挥,随着锣鼓的节奏进行表演,是集强身健体、自我防卫、艺术欣赏为一体,独具风格、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武术社火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把生产、生活中的用具,如铁锹、扫帚和菜刀也作为道具进行表演,并把它们赋予正义和邪恶的内涵,使之情节化大众化娱乐化。

  这里真是堂连碧野,室接青天,熟悉的老院,灿烂的容颜,花香鸟语,宅吉兴旺……这个城镇叫南娄。

谁来种地,怎么种地?
谁来种地,怎么种地?

  制图:张芳曼

  大田里的新烦恼:

  一家一户遇老龄化问题,新型主体面临“双重挤压”

  种了大半辈子地,68岁的马凤祥老汉感觉有点干不动了。老马是山东省嘉祥县万张街道马海村的农民。

  “种地是个细碎活儿,虽说现在耕地、播种能雇机械,但施肥、打药、浇地还得人工。”老马说,两个儿子在外打工,家里的6亩田,一季玉米一季麦,全靠老两口打理。

  “孩子们看不上这地里的活,人家说,一亩地弄不了几百块钱,回去干趟活,又搭盘缠又误工,不划算。”老马感叹,这两年他腰腿不如以前了,但还得背药桶、扛着锹往地里跑,“庄稼人要是荒了地,会让人笑话。”

  “年轻人外出打工,老人妇女在家种地”成了普遍现象。“50岁以下在地里干活的基本看不到了。”马海村村支书马有信说,村里1292人,人均只有1.1亩地,外出打工的有300多人。

  农业大省山东,58%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1/3的村外出务工人数达到70%以上,农业从业人员中50岁以上的超过40%。一方面,农民老龄化、农业副业化问题突出;另一方面,一家一户“零耕碎种”,农民不愿种、不会种、种不好等问题凸显。

  今后谁来种地,怎么种地?

  近年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土地流转加速,一定程度打破了“一家一户”生产局限。但当前粮价下行、成本上涨,让不少新型经营主体面临“双重挤压”的困扰。

  滕州市西岗镇温塘村种粮大户满月亮,2013年流转了350亩地,至今没敢再扩大规模。他说起原因:主要是玉米价格跌得太厉害,一斤从1块多跌到八毛钱,地租涨到一亩1000块钱,算大账,大户种粮基本不赚钱。另外,规模再大,用工太多,管理也是问题。

  目前,滕州市发展家庭农场208家,种粮大户130多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077家,土地流转面积占到40%。市农业经营管理局副局长颜道伟分析,规模流转中种经济作物的占多数,如果单纯种粮,“小麦+玉米”,一亩生产成本要900元,再加上875元的平均地租,利润空间很有限。

  一些农民也对土地流转有顾虑:“合同一口气签10年,谁知道以后划不划算?”“地交给别人,到时要不回来咋办?”“万一大户亏了,租金能不能兑现”……

  农民的担忧不无道理,流转毕竟有风险。西岗镇东王庄村村委会主任王云果介绍,2010年村里曾把200亩地流转给一个外地老板种葡萄,干了两年,效益不行,老板跑了,地租没付清,土地待复垦,一堆问题留给了村里。

  现代农业离不开规模经营。在实践中不少基层干部认识到,土地流转不是规模经营的唯一路径,立足人多地少国情,通过“家庭经营+服务规模化”组织生产合作,也可以实现规模经营。

  破解农业发展新难题,呼唤一场农业生产性服务领域的改革。

  谁服务?咋服务?

  3公里服务圈破解“谁来种地”,田管家解决“怎么种地”

  “你外出打工,我替你种田。”谁来担当新型服务主体?

  山东借助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打造“3公里土地托管服务圈”,整合农资、农机、土地等资源,建立为农服务大平台。财政给力,围绕新型服务主体,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实施合作示范、产业融合、服务能力提升等一系列项目,干普通农户和经营主体想干、又干不了的事,引导社会资源向现代农业服务领域聚集。

  235万元农发资金带动,西岗镇供销社+农民合作社,购大农机、上烘干设备,2015年成立为农服务中心。中心负责人苏长荣介绍,服务圈覆盖3万—5万亩耕地,服务方式有两种:“保姆式”全托管,提供耕、种、管、收、贮一条龙服务,“菜单式”半托管,需要啥服务点啥。

  土地“变零为整”,规模出效益。东王庄村1050亩土地入股合作社,全托管给服务圈。“一开始怀疑,供销社种地靠谱吗?”村民王正元说,试了一年,大家服气了。地还是那块地,种的还是小麦和玉米,效益不一样。大农机下田,省力省钱;厂家农资直供,一袋化肥便宜30元;智能配肥,一亩能省10多斤,节本加增产,每亩增收300多元。

  盯着市场种地,优质卖好价。马海村1080亩耕地,托管给服务圈后,改种优质强筋小麦。万张为农服务中心负责人马留绪说:“强筋麦市场抢手,每斤能多卖1毛钱;上了烘干设备,玉米上市时间能抢出10天,一斤又多卖2毛钱。”地头有了专业管家,不少村民成了“甩手掌柜”,放心出去打工,“两不误、同增收”。

  打通“最后一公里”,先进技术落地。“一套集成技术,让亩产上万元!”滕州市龙阳镇丛条村刘克涛感叹,过去施肥“一炮轰”,肥没少下,可产量上不去。现在玉米套种土豆,早春三层膜,再施秸秆生物肥,成本降了,土豆还上市早,产量提高20%。

  土地托管,破解新型主体服务难题。韩应科种了10多年粮,是嘉祥县运韩村种粮大户。规模大了,粮食晾晒是一大难题。一套烘干设备近百万,老韩力不从心。2006年玉米收获后赶上下雨,每天请工人翻粮透气,玉米还是出芽了,没卖出去,当年就损失了十几万元。去年,镇上成立红运为农服务中心,提供烘干服务,老韩才不再为晾晒揪心。

  “供销社有整合资源实力,省市县镇的网络体系,是大户不能比的。”嘉祥县大张村种粮大户张清贵感觉,托管大大降低了用工成本。“比如打药,过去100亩地得雇两个人,花5天时间,人工费就要1400元。现在统防统治,用上植保飞机打药,一上午就搞完,费用省一半,打得还均匀。”

  土地托管带来综合效益。据测算,通过大型农机作业,粮食作物每亩增产10%—20%,为农民节本增收400—600元;飞防作业降低农药用量20%,提高效率300—600倍,有效防治率超过96%;智能施肥,每亩减少化肥用量15%—20%。

  土地托管探索统分结合的新路径。滕州市依托16处为农服务中心,土地托管面积达到45万亩。嘉祥县领办农民合作社151家,带动土地托管35万亩。

  土地托管有生命力:

  增收大头给农民,姓农、为农、务农,就能在田间扎根

  土地托管有没有生命力,取决于服务主体的定位。

  首先,会不会与民争利?

  嘉祥县供销社主任胡立元说,服务圈主体“姓农”,农民土地承包权、经营权、收益权不变,给农民吃了“定心丸”,供销社纵横联网社会化服务,联地、联农、联利,服务圈就能在田间地头扎下根。

  按规定,县级社注资成立农业公司,参股服务圈30%股份,农民合作社成立联合社,持股70%,这意味着供销社持小股、农民持大股,增收大头给农民,做到“为农”;服务圈明确农资供应、统防统治、融资担保等6项职能,做到“务农”,避免了“非农化”“非粮化”现象。

  马海村村民马福秋的土地托管合同约定,他将2.7亩地托管给合作社,合作社收取一定的服务费,负责全程作业,种子、农资价格低于市场价10%,收获的粮食全部归他支配。“种什么、怎么种,农民说了算,收益还是自己的,又省心省力,咱心里踏实。”

  东王庄村依托合作社“股份式”土地托管,实行“保底+二次分红”,农民分红比例占到40%。村支书单新民认为,土地是农村的稳定器、蓄水池,农民进可打工挣钱,退可守地务农,这样的托管才能稳定。

  其次,市场认不认可?

  托管把农民联合起来,有了市场话语权,促进了农业“接二连三”。万张为农服务中心托管2万亩地,年初一家外地面粉企业找上门来,统一供种、供肥,订购来年的小麦,每斤价格比市场高近1毛钱。马留绪感叹:“服务圈最大的优势就是整合资源,要不是有规模效益,哪能有底气接这样的订单。”

  不仅农民挣钱,供销社也得有效益。胡立元说:“能生存才可持续。我们主要挣的是服务费,集约化经营节本增效一块,农资差价一块,再一个就是托管费。”比如在粮食烘干环节,一台烘干塔,每天可烘干粮食近200吨,每吨收益120元左右。一季小麦可盈利近20万元;一季玉米,可实现纯利润70多万元。

  马海村土地托管两年,村集体经济有了零的突破。马有信说:“以前村里装了路灯,却交不起电费。如今,每年村集体有两三万元的收入,能给村里干不少事。”

  记者调研了解,土地托管进一步推广也面临难题:

  一是用地难。基层干部反映,在农业服务主体用地方面,缺乏政策支持。建一个为农服务中心一般需要20亩地,现在地方用地指标“金贵”,拿出来干农业不容易。建议将农业生产服务主体用地需求纳入到设施农业用地范畴,满足现代农业服务需求。

  二是资金难。据统计,建一处粮食烘干型为农服务中心,要投资500万元左右,除了财政支持,更多资金靠自筹,有的基层供销社、合作社实力差,拿不出钱,又贷不到款。天成玉米合作社理事长薛改青说,去年建烘干塔,找银行申请150万元贷款,手续都交上去了,就是贷不下来,希望政策能落地。

  三是服务能力待加强。人才、资金、装备、经营能力等是新型服务主体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整合好现有资源是个考验。基层干部说,比如人才,要让农业部门的大量农技人员参与服务体系,还需不断完善机制;再比如农机,一些新型经营主体已有不少装备,如果为农服务中心另起炉灶再大量上新机器,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深化服务?滕州市供销社主任周茂林认为,下一步要将服务延伸到农产品加工领域,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增值,这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贵州八旬老人贷款种树,昔日“荒山坡岗”变身“绿色银行”
贵州八旬老人贷款种树,昔日“荒山坡岗”变身“绿色银行”

  刘安国近照。毕节试验区网 图

  85岁的刘安国身体还算硬朗,拄着拐杖,戴着帽子“巡山”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有人开玩笑说,刘安国对待山上的这些树,比对待自己的孩子还要好。这也是他不愿搬离农村,去城市生活的原因之一。

  如今,距离他1981年在山上种下第一棵树,已经过去36年了,山上郁郁葱葱,一些树木笔直粗壮,刘安国张开双臂都很难环抱过来。现在这里形成了一个面积750亩,拥有近20万棵树木的林场。

  老人为植树奔忙

  刘安国是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马场镇原马场区委书记,有64年的党龄。事实上,他是在退居二线后开始大规模种植树木的。治山成了他一直在奔走忙碌的事情。

  1984年,52岁的刘安国从大方县马场区区委书记转任调研员后有了空闲时间,回到家乡对江镇大山村,看到一座座山都光秃秃的。

  刘安国把这些山比喻成一个光头的人,“脑袋上有头发,雨滴下来落在头上,不容易流下来,要是刮成一个光头,有一滴雨就这样流下来了。”

  当时,一座又一座山岩石裸露,遭受山洪灾害,土壤涵养不住,被大水冲出一条大沟,“凡是下大雨,这一片土地和上面那一片土地,全部被水冲下山来。”刘安国看到良田沃土逐渐被吞噬,痛心“这是患上了‘生态癌症’啊”。

  “这些年,大山承担了太多,我们要还债!”刘安国清楚,“山上不治,良田沃土难保”。他从此下定决心,带领800多名村民一起种树。

  刘安国与另外4位村民最先承包了大山村3个村民组的荒山。他们与村民立下契约,植树成功后,70%的收益归村民,30%归他们5人。

  可在村民心中,这些地方土壤太贫瘠,树木很难种活。刘安国为此研究了一套科学的种植方法,先开荒,后砌坎,顺坡随形,平成梯土,水拉不走,天旱不着。

  贷款种树

  为了降低成本,他从当地林业局贷款500元,在林业站购买175公斤杉树和柳杉种子,自行育苗。但资金依然是他面对的最大困难。“开始种树时我的工资是95元,留下十几元生活,其他全部用在种树上了。”刘安国说。

  刘安国的住房。

  他还跟家人商量,不给乡亲们添负担,卖掉家里的羊、牛,又将财产作抵押,贷款8800元,用来种树。

  自从开始种树,刘安国除了每月留下少部分钱用于生活开支外,大部分工资都放在了种树和偿还树苗贷款上, 最后这笔本息1.1万元的贷款,他用10多年的时间,直到1997年才全部还清。

  就在还清贷款这天,刘安国和4个承包人商议后决定,树木全部归村民,原先约定的30%的利益,他们主动放弃。

  刘安国清楚记得当年种下的树木,18.5万棵杉树,5200棵梧桐,8200棵杜仲,这些树遍布29个山头。

  在村民的精心护理下,一棵一棵树种,换来了一片一片茂密的树林。由于大部分树木都是在1985年种植完成,刘安国将这片林场取名为“八五林场”。如今这个林场的面积有750亩。

  “我没事的时候就在我的树林里。”刘安国看着这些树,心里踏实。现在“八五林场”有经济成木20余万株,价值数千万元。大方县委书记张瀚时说,“他退休后继续治山治水拔穷根,为村民建了座千万‘绿色银行’。”

  带领村民种树

  36年来,在刘安国的带动影响下,当地村民心中已经播下护树爱树的“种子”。当地“造林英雄”胡索文30年间营造千亩林场,并在临终前把树林全部捐献给国家;60多岁的丁万能至今还在山上忙碌,守护自己种植的800多亩林场;44岁的王松种植了100多亩经果林育苗基地,带动30多户村民凭借管护树木脱贫。

  村民的造林护林意识不断增强,他们所在的对江镇森林覆盖率从1985年的31%提升到2016年的51%,耕地良田得到了保护,村寨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大大改善。

  刘安国先后获得“全国绿色小康户”、“造林绿化先进个人”、毕节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如今85岁高龄的他,不怎么能够护林了,但是有时间还是要来林场转转,因为放心不下这些树木,他选择留在农村。刘安国念叨着,“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没有树就没有青山,也没有绿水。”

让返乡成为农民工更好的选择

  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往往是小微经营主体,就像毛细血管一样能够深入到最偏僻的角落,对就业增收、脱贫致富有着极强的带动性

  “以前地方招商引资是‘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现在是‘燕归来’‘凤还巢’‘归去来兮’的农民工回到故乡创业。”日前,第二届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发展高层论坛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向人们展示出流动时代的新特征,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回到故乡发展。

  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有480万农民工返乡创业。在这批人创办的企业中,有80%以上都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产业融合项目,54%都运用了网络等现代手段。应该说,这一波农民工返乡热潮出现具有相当合理性,既有农民工群体结构的变化,也有时代大趋势的影响。从农民工自身来说,多年在城市打工积累的人力、技术和资金优势,可以与家乡的资源进行对接,同时在家门口创业就业,也可以缓解两地分居带来的家庭分离之苦。

  从时代发展大势来看,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整体上进入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城乡统筹发展新阶段。尤其是近些年来,一方面,大量沿海产业向内地农村转移,使得中西部农村有了产业基础,而随着精准扶贫在全国范围铺开,大量的人力物力下沉到农村,这不仅为农民工返乡务工提供岗位,也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更多市场机遇。另一方面,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产业融合项目的出现,让农村能够更好地融入整个国家的发展,城乡之间畅通的信息、物流网络,使得农村优质资源和城市消费市场的有效连接成为可能。农民工因了解城市需求,又熟悉网络等现代手段,且在农村有田有地有社会资本,返乡创业就能享受城乡联动的红利。

  于是,在城市掀起热潮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在乡土中国获得了另一种表达和释放。在江苏南通,村民们学着去互联网这个大市场中发掘机遇,有一个村开网店的就有300余家;在贵州遵义,58岁的农民工马毅返乡创办藤编厂,解决了250多人的就业问题;在广西柳州,在外务工20多年的龙革雄返乡开办山果合作社,让一个百年老村从空心化变得更加生机盎然……纵览这些从乡土成长起来的草根创业,可以发现两个鲜明特点,一个特点是小、多、活,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往往是小微经营主体,就像毛细血管一样能够深入到最偏僻的角落;另一个特点,则是农民工返乡创业对就业增收、脱贫致富有着极强的带动性,创业成功往往能带动一方百姓脱贫。

  也要看到,农民工返乡创业同样伴随着风险和问题。家庭积蓄有限、市场经验缺乏、抗风险能力不足……小企业应对大市场,不会因为农民工身份而变得容易,反而可能更为艰难。同时,用地难、融资难、技术提升缓慢、人力资源短缺等因素,也是制约发展的短板。去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从简化市场准入、改善金融服务、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等各方面,给予了政策支持。政府部门还可以发挥更多作用,微观看,应保持农村土地、户籍等制度的弹性空间,解决后顾之忧;宏观看,要着力做好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提供前景机遇。

  “我绝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留守儿童。”曾经的留守儿童长大后,为下一代许下爱不会缺席的诺言。当返乡成为创业就业的更好选择,这将不仅是经济发展向农村的延伸,更是家庭团圆的温暖、乡土文化的回归。

黑龙江出台农垦改革实施意见 加快垦区集团化改革
黑龙江出台农垦改革实施意见 加快垦区集团化改革

  黑龙江垦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视觉中国 资料

  近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黑龙江农垦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以此为标志,黑龙江农垦改革大幕全面拉开。

  黑龙江垦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目前,拥有耕地面积4300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400亿斤以上,其商品粮调出量约占全国各省粮食调出总和的四分之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旧有体制、机制的弊端逐步显现,成为垦区进一步发展的阻碍。

  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垦区集团化改革,突出由行政管理向企业管理转变。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整建制转换体制机制,形成以若干个产业板块公司为支撑的农垦企业集团,完善黑龙江省农垦企业集团+产业公司+子公司(农牧场基地)运行架构;深化农场企业化改革,强化国有农场市场主体地位,积极稳妥推进农场公司化改造。

  实施意见提出,改革农垦办社会职能。采取整体移交、分步分项移交和内部分开、管办分离相结合的方式,将国有农场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纳入地方政府统一管理,妥善解决其机构编制、人员安置、所需经费等问题,确保工作有序衔接、职能履行到位。

关于法讯参考

©2005-2018 法讯参考版权所有 电脑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681567

媒体合作:010-53398173

广告合作:010-53398607

服务邮箱:fxckzx@163.com

京ICP备17018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