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末小微企业贷款增12.6%

  北京9月26日电 (记者欧阳洁、曲哲涵)记者近日从银保监会获悉:今年以来,银行业和保险业运行整体平稳,同时信贷平稳增长,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断提高。1—8月累计新增贷款11.6万亿元,同比增长12.3%。8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17万亿元,新兴产业贷款同比增长24%,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2.6%。

  1—8月份,保险业累计为全社会提供风险保障5263万亿元,累计赔款和给付支出7965亿元。保险机构的偿付能力保持在合理稳定的水平,170多家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46%。

  银保监会下一阶段将把信贷资金从过度授信的大企业、“僵尸企业”和通道业务中退出,转而投向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月饼经济:“老问题”的三个“新现象”
月饼经济:“老问题”的三个“新现象”

  佳节将过,一年一度的“月饼热”也将面临“退烧”。月饼之于中秋的“不可替代性”,造就了月饼经济的火热。但月饼“节前备受欢迎、节后无人问津”的特点,也使得商家为了短期快速牟利,催生出了月饼重礼品轻食用、包装过度售价高企、馅料以旧充新等“老问题”。

  冷观今年的月饼市场,尽管简装月饼、风味月饼的出现让月饼的本“味”足了一些,但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之下,“老问题”似乎又以“新现象”卷土重来。

  月饼卡券变身“虚拟礼品”

  “24小时上门高价回收各种月饼票和月饼券……”记者在二手货在线交易平台中输入“月饼券回收”字样,随机点开一家商户,便能在“服务详情”中看到这样的介绍。

  从节前一个月开始,在各大月饼品牌陆续推广月饼券的同时,月饼券回收市场也悄然迎来“旺季”。

  二手货在线交易平台上,一位自称年年都做月饼券回收的赵姓商家告诉记者:“月饼券应该抓紧时间卖,越早越好。”她介绍道,以价值448元的星巴克“星悦”月饼券为例,早卖大概可以卖到200多元,但如果临近中秋节就只能卖50元左右,而且根据品牌行情的变化,月饼券回收价格每年都会实时波动。

  回收的月饼券,商家表示他们会以低于票面的价格卖给其他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中,记者确实看到很多售卖各大品牌月饼券的店铺,其中448元的“星悦”月饼券标价基本在360元左右。参照回收商家的说法,就算以最高200多元的价格买进,这“一进一出”便能赚得约100元的差价。

  “感觉大家并不需要真正吃到月饼,而是‘月饼’这两个字赋予这张纸以流通的意义,那么‘月饼’作为礼品的作用就完成了。”咨询公司白领小余认为,卡券化让月饼的礼品属性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食用价值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月饼内涵“跨界”为价格

  月饼包装的浮夸现象一度受到诟病,但不可否认,对于商家而言好包装确实为月饼带来了“好价钱”。如今,在过度外壳包装略有“低头之势”的背景之下,一些商家“跨界”用内涵包装月饼,为价格加码。

  “迪士尼”“冰雪奇缘”“故宫”这些看起来与月饼并无关联的名词,如今都被商家用来“包装”月饼。“宫廷严选、匠心汇聚,只为这一盒月色”,一款主打“故宫”元素的月饼广告词极力凸显其“宫廷食品”的内在。在其产品详情中,它所说的“两岸大师匠心亲制”的食品介绍并不能看出与“宫廷”的关联,而其一盒6个均重为60克月饼的售价则达到368元。

  在一家糕点网络旗舰店中,记者看到迪士尼授权其生产的一款“快乐星晴月饼礼盒”,其中包括8个40克的流心奶黄月饼,售价为258元。而天猫超市中一个普通礼盒装的同品牌月饼,同规格产品售价只要188元。

  “私房月饼”走俏朋友圈

  曾经不良商家用陈年馅料做“新”月饼事件的曝光,引发了社会对月饼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而近期因食用微商销售的“私房月饼”,一家人得了急性肠胃炎的消息,同样为消费者敲响警钟。“私房月饼”看似“纯手工”“无添加”的背后,可能就是“三无产品”对食品安全的漠视。

  记者在一个名为“七七烘焙”的微商朋友圈中看到,9月初她就开始接单制作“私房月饼”,从其发出的照片看,接单制作的月饼量并不少。她告诉记者,这些月饼都是她一个人在家手工制作完成的,并没有专门的店铺。这些月饼的包装也都是网上购买的,并不会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及生产地这些基本信息。

  “从消费者角度说,这些产品的原料、工艺都很难把控,如果‘私房月饼’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因为通过微信购买,缺乏有效凭证,很容易出现举证难、维权难。”法舟律师事务所律师宋菁菁说,从监管角度来说,“私房月饼”没有经过工商、质监、税务等部门登记许可,不能确保食品安全。

税务总局: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减税政策 确保改革红利及时惠及每一名纳税人

  北京9月20日电(记者孙博洋) 20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简政减税降负措施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减税政策,扎实落实个人所得税改革措施,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通知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简政减税降负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同时,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加大简政减税降负力度,有利于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提供持续有力的支持。

  通知要求,各级税务机关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折不扣、不拖不延地落实好各项简政减税降负措施,更好地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税收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

  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减税政策

  通知要求,各级税务机关要认真落实国家已出台的减税措施,特别是今年出台的降低增值税税率、扩大增值税留抵退税范围、放宽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允许单价500万元以下新购进设备器具一次性税前扣除、取消委托境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限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增强社会创造力营造良好环境。

  通知指出,要牢固树立不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也是收“过头税”的观念,进一步深入细致加强税收政策宣传辅导,及时提醒和帮助纳税人享受税收优惠,确保国家出台的各项减税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要加强政策效应跟踪分析,及时查找和改进落实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确保政策落地见效,不为经济运行增添任何不利因素。

  扎实落实个人所得税改革措施

  通知指出,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是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前所未有的重大改革。通知要求,各级税务机关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按照“一次立法、两步实施”的安排,切实做好2018年10月1日起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并适用新税率表、2019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综合与分类税制的各项准备工作,稳妥开展信息系统搭建,密切加强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迅速组织开展好税务系统内部和面向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培训辅导,确保落实新税法的各项资源配置及时到位,各项配套措施有效落地,各项改革任务圆满完成。

  通知还要求,要紧扣纳税人诉求,回应纳税人关切,化解纳税人疑虑,扎扎实实做好改革实施工作,确保改革红利及时惠及每一名纳税人,确保改革成果由纳税人所享,改革成效获纳税人点赞。

  有序推进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准备工作

  通知指出,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涉及面广、关注度高,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民生工程。

  通知要求,各级税务机关要按照税务总局的统一安排部署,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坚持稳字当头,积极稳妥做好资料移交、系统对接等工作,建立部门间常态化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优化社保费和非税收入缴费服务资源配置,从缴费人需求出发,统一服务标准,整合税费缴纳流程,简并缴费资料报送,降低缴费成本,确保划转工作平稳有序、信息系统稳定运行、缴费人和社会各界反映良好。

  通知还特别要求,要按照国务院明确的“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的已定部署,已负责征收社保费的税务机关,务必在社保征收机构改革到位前,一律保持现有征收政策不变,务必做到不自行组织开展以前年度的欠费清查,务必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违反规定的行为依法依规坚决纠正、严肃处理。同时,要认真进行分析测算,抓紧研究提出适当降低社保费率、确保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的政策措施。

  持续深化税收领域“放管服”改革

  通知要求,各级税务机关要进一步牢固树立以纳税人和缴费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结合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继续加大税务系统简政放权力度,不断深化办税(缴费)便利化改革,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方式,该放的坚决放彻底放到位,该管的务必管精准管有效,该服的力求服细致服舒心。

  通知还要求,各级税务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执行好税务总局新推出的优化税收营商环境“10条措施”,全力打造税收领域“放管服”升级版。要抓好《全国税务系统进一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18年-2022年)》的组织实施,按照行动方案确定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把各项任务落实到位,见到实效。既要为持续经营的企业提供优质的办税服务,切实增进办税便利,提高办税效率,优化办税体验,又要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优化办理企业税务注销程序的通知》,着力简化企业税务注销程序,实行清税证明免办服务、优化税务注销即办服务、简并办理流程和减少报送资料等,最大程度方便市场主体。国家税务总局北京、上海市税务局等18个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试点单位要先行先试,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复制推广。

  组织开展全覆盖的专项督查

  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做好税务系统简政减税降负各项工作,税务总局近期将围绕落实各项减税政策、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社保费征管、深化“放管服”改革等工作开展督导督查,确保一督到底、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确保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各项简政减税降负措施在税务系统全面落实落地。

  通知指出,税务总局还将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开展联合督查,严格督促社保费征收政策保持稳定、征管职责划转平稳有序的要求落到实处。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查深查透、即查即改,对情节严重的,要依规严肃问责,切实做到真督真查、真究真问、真促真改。

股民诉赵薇案开庭:440位投资者索赔5584万

  首次涉及被告赵薇的股民索赔案件,也就是投资者诉祥源文化以及赵薇证券虚假陈述纠纷案,9月19日在杭州中院开庭。祥源文化日前发布诉讼公告称,已有440位投资者起诉公司索赔5584.77万元,部分案件被告还包括赵薇、龙薇传媒、孔德永等人。

  涉及被告赵薇的证券虚假陈述案首次开庭

  原告代理人之一、浙江裕丰律师事务所厉健律师表示,“我们代理的首批案件于9月19日上午在杭州中院开庭,这是涉及被告赵薇的证券虚假陈述案件首次开庭,对后续案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今年4月17日,祥源文化(原名万家文化)发布公告称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证监会查明,龙薇传媒、万家文化涉嫌信息披露违法的主要事实包括:在控股权转让过程中,龙薇传媒通过万家文化在2017年1月12日、2月16日公告中披露的信息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及重大遗漏,对万家文化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60万元罚款,对龙薇传媒、赵薇等相关责任人一并处罚。从收购计划公布,到交易最终告吹,祥源文化的股价从最高时的25元,跌至11.35元。部分投资者认为,此次损失应当由祥源文化等承担。

  市场认为未来的索赔规模还将扩大

  今年3月,杭州中院正式受理了投资人诉祥源文化、赵薇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相关律师表示,5月起赵薇方面曾先后向杭州中院和浙江省高院提起管辖权异议,认为杭州中院对本案并无管辖权。这导致了案件迟至9月才开庭。律师还表示,一般此类案件审理时间不超过一年,不出意外,明年3月前此案将会有一个明确结果。

  市场认为,由于今年8月4日祥源文化因信息披露违法再次被证监会处罚,符合相应条件的投资者可以另案起诉索赔。祥源文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三年诉讼时效内,索赔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

  赵薇正在与祥源文化收购案进行切割

  目前赵薇似乎试图脱离“商人”身份。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显示,今年7月30日,西藏龙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公示了两项信息变更,一是赵薇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中退出,二是公司负责人从赵薇变更为彭胜凯。从法律层面上,赵薇已经退出龙薇传媒经营管理团队。同时龙薇传媒的股东及出资信息未有变化,赵薇仍是最大自然人股东,占股比例95%。另外,今年8月29日赵薇控股的杭州普霖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成立清算组。清算组成员包括赵健、赵运东,其中赵健为清算组组长兼负责人,亦是赵薇胞兄。普霖投资由赵薇和北京普林赛斯在2016年6月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赵薇出资999万元。普霖投资原是赵薇注册用于投资万家文化(现祥源文化)的企业。

  外界推测,这是赵薇正与让她成为“众矢之的”的祥源文化收购案进行最后的切割。

  文/本报记者 刘慎良

社保费征收体制改革 企业负担会增加吗?
社保费征收体制改革 企业负担会增加吗?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 题:改革社会保险费征收体制 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社会保险费征收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将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等各项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国务院也下发文件,要求从2019年1月1日起实行。针对社会保险费征收体制改革的相关内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医疗保障局的有关负责人近日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请介绍一下中央关于社会保险费征收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答:中央作出的关于社会保险费征收体制改革的决定是完善社会保险管理体制和治理方式的重大改革,有利于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分工,规范征缴管理,提高征缴效率,降低征收成本,优化缴费服务,增强参保缴费人获得感,实现社会保险资金安全、可持续增长,为降低社保费率创造条件;有利于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更好地确保发放、维护广大参保人的利益;有利于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奠定良好基础。

  问:当前我国各项社保基金运行情况如何?

  答: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分别为47264亿元、17392亿元、5712亿元、1734亿元、558亿元,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总体运行平稳。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要求,自今年7月1日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现行省级统筹基础上,建立中央调剂基金,对各省份养老保险基金进行适度调剂,均衡地区间基金负担,重点缓解少数困难省份的基金收支压力,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问:一些企业担心,实行税务征收会不会增加企业负担?

  答: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对社保征收机构改革工作的统一部署安排,自2019年1月1日起社会保险费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要求,“在社保征收机构改革到位前,各地要一律保持现有征收政策不变”“严禁自行对企业历史欠费进行集中清缴”。当前各地征收体制改革工作正处于准备阶段,社保经办机构和税务部门着力于做好衔接工作,积极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并在改革工作中坚持只变更征收主体,原有政策继续保持不变的基本原则。

  为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一是进行社会保险费征管职责划转改革的地方,要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建立部门间常态化信息共享和对账机制。遵循弄清接好历史欠费账目,不自行组织开展清欠工作的原则,稳妥处理好历史欠费问题,确保平稳有序实施征管职责划转。二是已负责征收社会保险费的各级税务机关,在社保征收机构改革到位前,要一律保持现有征收政策不变,不得自行组织开展以前年度的欠费清查,确保征管有序,工作平稳。三是组织开展督导检查,对违反规定的依法依规坚决纠正和严肃查处。

  问:为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相关部门还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答:统一社保费征收主体,将提高社保费征收效率,有利于促进各类企业职工参保缴费,更好地维护职工权益。上述改革将为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减轻企业及职工缴费负担创造有利条件。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我们将认真进行分析测算,抓紧研究提出适当降低社保费率、确保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的政策措施。

  问:社会保险费征管职责划转后,如何加强部门合作,优化缴费服务?

  答:目前,各地税务、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医保等相关部门,正在省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加强协调配合,开展征管职责划转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征管职责划转后,各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密切协作,提高信息共享效率,完善相关配套制度,规范提升社会保险费征管水平;将进一步优化缴费流程、拓宽缴费渠道,联合探索关联业务“一站式”办理方式,切实降低缴费成本,提高缴费便利度,提升缴费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新华社记者叶昊鸣)

国家统计局通报5起统计造假案 提出处分建议

  近两年来,国家统计局持续加大对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防范和惩治力度,查处了一批统计违法案件。现将国家统计局执法检查的5起典型案件予以通报:

  一、天津市滨海新区临港经济区案件

  2018年1月统计执法检查发现,临港经济区有关专业统计数据严重失实。根据有关线索调查发现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虚报统计数据,违法数额占应报数额比例特别高。临港经济区工作人员编造并代填代报企业统计数据,指令报送、要求打捆重复报送、要求停产不达规企业继续虚报统计数据,严重干扰企业独立报送。

  二、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案件

  2017年11月统计执法检查发现,开鲁县有关专业统计数据严重失实。根据有关线索调查发现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3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虚报统计数据,部分企业违法数额占应报数额比例特别高。开鲁县基本单位名录库管理混乱,异常经营企业仍虚报数据;有关部门干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库申报工作,以入库奖励等方式诱导企业违规入库,违法代填代报、指令报送、违规篡改企业统计数据。开鲁县党政领导、相关部门领导对存在的代填代报、指令报送和规上工业统计数据虚假等问题均知情,却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和纠正。

  三、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案件

  2017年3月统计执法检查发现,西丰县有关专业统计数据严重失实。根据有关线索调查发现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虚报统计数据,部分企业违法数额占应报数额比例特别高。西丰县有关部门和乡镇代填代报、指令报送统计数据,严重干扰企业独立报送。

  四、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案件

  2017年7-8月统计执法检查发现,高密市有关专业统计数据及名录库严重失实。根据有关线索调查发现2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虚报统计数据;调查发现18家工业企业、6家批发业企业、11家零售业企业2016年年报主营业务收入未达规模以上或限额以上标准,但仍在联网直报平台报送2017年统计数据。高密市有关街道自行编造并上报企业统计数据,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库材料上弄虚作假,有关部门及街道乡镇抵制、阻碍统计执法检查。

  五、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灵武市案件

  2018年3月统计执法检查发现,灵武市有关专业统计数据严重失实。根据有关线索立案调查发现20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虚报,1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且情节严重。在立案调查外,还根据有关线索核查发现26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1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虚报统计数据,其中部分企业违法数额占应报数额比例特别高。灵武市有关部门非法干预项目单位独立真实报送统计数据,指令企业报送虚假统计数据。抵制、拒绝、阻碍统计执法检查问题突出。地方党政领导以及相关部门领导对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严重失察。部分企业、单位涉嫌利用虚假统计数据骗取物质利益。

  对以上5起统计违法案件,国家统计局已提出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分处理建议,并移送有关地方党委、政府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处分处理结果将适时向社会公开。

  真实准确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国家统计局将坚持无禁区、零容忍、全覆盖,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定不移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对于重大统计违法案件,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加大曝光力度,推动各地严格依纪依法追究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责任。各地要从以上统计违法案件中认真吸取教训,引以为戒,高度敬畏和严格遵守统计法律法规,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各项统计政令,严格执行国家统计制度和行为规范。各地方、部门和单位负责人,要严格遵守统计法,不得自行修改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依法搜集整理的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机构和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统计机构、统计人员要做依法依规统计的表率,绝不能知法犯法,不得以任何理由编造虚假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独立真实上报统计数据,是统计调查对象的权利和法定义务。广大企业、单位要严格执行统计法律法规,依法独立真实报送统计资料,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利,认真履行法定义务,自觉抵制对企业独立真实上报统计数据的干扰。

                                                                                                                                国家统计局

                                                                                                                             2018年9月18日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通报重大统计违法案件答记者问

  近日,国家统计局通报了5起典型统计违法案件。为什么要通报这些案件?以后是否会形成常态化通报机制?下一步还有哪些措施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公众关心的话题接受了中国信息报记者的采访。

  中国信息报:此次通报5起统计违法案件的目的是什么?

  新闻发言人:首先,加强统计执法和案件通报是统计法律法规的明确要求。《统计法》和《统计法实施条例》规定,对地方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或有关部门、单位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要予以通报。近日刚刚印发的《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明确规定了统计督察的主要内容,包括问责统计违纪违法行为、发挥统计典型违纪违法案件警示教育作用等。此外,近年来我局先后出台多部有关统计执法监督检查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如《统计执法监督检查办法》《统计执法“双随机”抽查办法(试行)》《统计执法检查规范(试行)》《统计上严重失信企业信息公示暂行办法》等。其中,《统计上严重失信企业信息公示暂行办法》对统计上严重失信企业的认定、公示、联合惩戒措施等进行了明确规定。这些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均要求加强统计执法检查、及时通报典型统计违法案件、严肃惩戒统计违法行为。

  第二,加强统计执法和案件通报是落实中央巡视和全国人大统计执法检查整改要求的重要任务。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检查《统计法》实施情况报告指出统计执法存在权威性不够、发挥警示教育作用不足等问题。为此,国家统计局以中央巡视整改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统计法执法检查整改“两个整改”为契机,直面问题,认真解决,严肃查办统计违法案件,不断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对典型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案件和有关责任人的处分处理情况坚决通报曝光,形成震慑统计违法行为的强大氛围。

  第三,加强统计执法和案件通报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计改革发展、统计法治工作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和统计数据质量,先后印发了《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和《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国务院出台《统计法实施条例》,对健全统计数据质量责任制、强化监督问责、依纪依法惩处弄虚作假做出全面部署。制度出台频度之密前所未有,监管执法尺度之严前所未有,对统计法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统计改革发展和统计法治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关于防惩统计造假作假的明确要求,国家统计局高举统计法利剑,加大统计执法和案件通报力度,全力打好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攻坚战。

  第四,加强统计执法和案件通报是遏制统计弄虚作假、形成震慑警示作用的必要手段。近年来国家统计局不断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从总体上保证了源头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依然存在,个别地方还很严重。对于发现的统计违纪违法行为,统计部门都严格依纪依法依规予以查处,提出有关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并移送有关机关(部门)严肃追责。在严肃查处统计违法行为的同时,为进一步发挥震慑警示作用,国家统计局加大对统计违法案件的通报曝光力度,对于典型案件定期通报曝光,起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效果,真正树立统计法的权威。同时,向社会公示统计上严重失信企业及有关人员信息,由多部门实施联合惩戒,不仅能加大统计违法成本,让统计行为在阳光下得到有效监督,也有利于营造“诚信统计光荣、虚假统计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中国信息报:除了这5起重大统计违法案件,以后会不会曝光更多违法案件?未来国家统计局对统计违法案件的曝光是否会常态化?

  新闻发言人:这次通报的5起统计违法案件是国家统计局直接核查的重大统计违法案件,情节较为严重。全国人大常委会统计法执法检查组在检查《统计法》实施情况报告中对这5起案件均进行了披露。对此国家统计局不仅要一查到底,严肃追究责任,而且要及时通报曝光,充分发挥警示教育作用。

  今后,国家统计局将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进一步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加大曝光力度。一是制定统计违法案件曝光办法,建立统计违法案件曝光常态化机制。二是在官方网站完善“曝光台”专栏,定期曝光国家统计局立案查处的重大违法案件、超过1年未向国家统计局书面告知处分处理结果的重大违法案件以及已结案的重大违法案件责任人处分处理有关情况,充分发挥警示教育作用。三是完善统计失信行为通报制度,定期公示被依法认定为统计上严重失信企业的企业名单,切实强化对统计失信行为的联合惩戒。

  与此同时,我们欢迎和鼓励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举报统计违法行为,欢迎新闻单位进行舆论监督。我们愿与全社会一起积极构筑不敢造假、不能造假、不想造假的良好统计生态,全力保障统计数据质量。

  中国信息报:今后国家统计局在防范统计造假作假、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方面还将采取哪些措施?

  新闻发言人:国家统计局始终将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作为首要职责和根本使命,不遗余力予以抓好。近年来,国家统计局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认真执行《统计法》《统计法实施条例》,在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统计数据质量总体上在不断提高。对于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国家统计局始终坚持“零容忍”,近年来直接查处了一些地区重大统计违法案件,并将案件移交相关机关、部门依纪依法追究责任人责任。

  今后, 国家统计局将严格贯彻、全面落实统计法,继续把防范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作为首要职责和根本使命,坚决落实到位。一是积极贯彻落实《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加快健全并认真实施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问责制和督察机制。二是加大统计执法监督力度,畅通举报渠道,全面推进统计执法检查“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质量核查制度,构建强大的发现统计违法行为的网络。三是严肃查办统计违法案件,做到有案必查、查案必实、实案必惩。严格按照中央文件规定提出对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的处分处理建议,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四是切实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法治保障工作,严肃查处各种普查违法行为。五是加快统计领域信用建设,加强对统计失信企业和失信统计从业人员的惩戒,营造诚实报数光荣、失信造假可耻的良好风气。

税务总局发文要求全力破解企业“注销难”梗阻

  北京9月18日电(记者孙博洋) 9月18日,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办理企业税务注销程序的通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下大力气优化企业税务注销程序,实行清税证明免办服务、优化税务注销即办服务、简并办理流程和减少报送资料,切实方便纳税人办税。

  “少跑腿”,实行清税证明免办服务

  据了解,前期,为便利企业依法有序退出,税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开展企业简易注销改革,对于未开业、无债权债务的有限责任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实行简易注销程序。

  为进一步便利守信纳税人以及规模小、办税能力弱的纳税人快捷办结注销手续,此次《通知》规定,对向市场监管部门申请简易注销的纳税人,如果其未办理过涉税事宜或者办理过涉税事宜但未领用发票、无欠税(滞纳金)及罚款,则可免予到税务机关办理清税证明,减少纳税人“多头跑”。

  “容缺办”,优化税务注销即办服务

  《通知》的另一大亮点是推出了“承诺制”容缺办理机制。即对未处于税务检查状态、无欠税(滞纳金)及罚款、已缴销增值税专用发票及税控专用设备的纳税人,在办理税务注销时,若资料不齐,可在其作出限时补齐的承诺后,税务机关即时出具清税文书。

  据了解,可享受容缺办理的纳税人主要包括纳税信用级别为A级和B级的纳税人、控股母公司纳税信用级别为A级的M级纳税人、未达到增值税纳税起征点的纳税人等五大类。《通知》同时提醒广大纳税人应按承诺的时限补齐资料并办结相关事项。

  “组合拳”,简化税务注销办理流程

  《通知》还进一步明确了简化税务注销办理流程的一系列便民办税措施:一是简化资料报送,对已实行实名办税的纳税人,免予提供税务登记证件和个人身份证件;二是优化大厅办税服务,在办税服务厅设置注销业务专门窗口,整合税务注销前置事项,实行“套餐式”服务模式,并强化落实“首问责任制”和“一次性告知”;三是优化税务部门内部工作流程和岗责分配,对于注销业务实现联动、限时处理,千方百计解决企业注销难题。

  税务总局征管和科技发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对税务注销事项办理进行优化,既要提高涉税事项办理效率,便利市场主体有序退出,又要规范税收征管,保障国家税收安全。”

  据该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税务部门将持续优化企业税务注销程序,并通过税务网站、纳税人学堂、办税服务厅等多渠道、多角度开展宣传辅导,让更多的纳税人了解税务注销的办理流程,让守法合规经营企业更好享受改革红利。

银保监会启动"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试点

  北京9月17日电(张文婷 李彤)为建设普惠金融体系、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经国务院批准,近日,银保监会同意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福建、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15个中西部和老少边穷且村镇银行规划尚未完全覆盖的省份开展首批“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试点。

  加大欠发达地区金融资源投入 15个省份设立“多省一行”制村镇银行试点

  据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与前期采取的“一县一行”组建村镇银行方式不同,此次“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试点仅在中西部和老少边穷地区,特别是贫困县相对集中的县(市、旗,以下统称县)开展。

  具体模式为:在多个邻近县中选择一个县设立村镇银行总部,在邻近县设立支行。设立支行数量根据所在地经济金融总量、主发起人资本实力和风险管控能力等因素综合确定,原则上一般不超过5个。开展这一试点的主要目的是加大对中西部和老少边穷地区金融资源投入,有针对性地解决欠发达地区单独组建村镇银行法人无法实现商业可持续经营的突出困难,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和可得性。

  根据试点安排,此次15个省份“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试点,可覆盖43个村镇银行空白县(市、旗),其中28个属于国定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县。

  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1605家 县市覆盖率67%

  据了解,自2007年3月第一家村镇银行在四川省仪陇县成立以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村镇银行培育工作稳妥有序推进,机构数量稳步增加,区域布局不断优化,支农支小作用持续发挥。村镇银行作为县域支农支小专业化社区银行,是发展普惠金融、助力精准脱贫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生力量,已成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2018年6月末,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1605家,县市覆盖率67%,覆盖了415个国定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县。中西部地区共组建村镇银行1050家,占村镇银行总数的65.4%。已开业的村镇银行资产总额1.4万亿元,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合计占比91.8%,户均贷款34.9万元。

  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将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村镇银行培育发展,督促村镇银行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创新商业模式、金融产品、渠道和服务,重点加大对“三农”、小微、扶贫和基本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切实发挥“毛细血管”作用,有效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发展高层论坛释放多重改革开放信号
发展高层论坛释放多重改革开放信号

  新一轮改革开放路径愈加明晰。《经济参考报》记者在16日召开的2018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专题研讨会上获悉,下一步在深化改革方面,财税体制改革重点降低宏观税负,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国资国企方面完善国企产权制度。民生领域将把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重头戏。在开放方面,将进一步推进金融业开放和资本市场开放。据悉,目前银保监会正在修改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推动更多外资参与中国金融市场。

  重点领域改革提速推进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如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所述,新一轮改革开放已经进入“纵深推进的时代”“啃硬骨头的时代”。

  “中国目前最重要的是增长质量,而不是增长数字。”与会专家认为,中国站在改革的新起点,只有进一步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结构性改革,才能实现坚实强劲的经济增长。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成为改革的重头戏。杨伟民指出,接下来要进一步降低宏观税负,建立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废止各级财政资金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补贴。

  春华资本集团主席胡祖六也认为,在目前国内和国际环境都有一定压力的环境下,货币政策还有更多可操作空间,特别是在减税方面。想要激发当下的经济景气度,为未来可持续成长打下基础的话,决策层应该重点考虑减税。

  对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杨伟民认为,接下来将继续推进利率和汇率等资金价格的市场化改革,使资金配置到最有效率的领域;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减少政府投资比重,减少政府主导的各类产业基金,政府投资集中于公共服务和公益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对国企、民企、外企要实行同等程度的监管。

  另外,国有资本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有很大的体量,如何将国有资本用活,进一步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是今后的重中之重。

  对此,杨伟民认为,接下来要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国资委要向国有资本投入公司和运营公司充分授权,两类公司要向其出资的企业充分授权,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企业,拥有完全的国有资本经营权。

  还有专家提出,今年9月国企混改正式由点向面进一步铺开,国有企业向纵深方向发展。今后国有企业在经营结构方面要加强两项工作,一是改变治理结构,二是改变国企的激励机制。同时,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国际化步伐,以“走出去”的方式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

  加快释放民生红利

  与会专家还提出,在重点领域改革加速推进的同时,下一步政策还将聚焦教育、收入分配、社保等民生领域,一方面使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同时也将推动释放劳动力红利,促进消费市场增长。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支撑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渐渐枯竭,亟待找到新的增长源,改善劳动力的供给和配置将是新的出路。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表示,目前我国农村、农业劳动力还占20%,城市化率也只有58%,如果按照户籍人口来算,城市化率只有42%,大量的劳动力还没有挖掘出来。同时,劳动力的重新配置还能带动资源的重新配置,是全要素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源泉,也是改革的一个领域。

  “人力资本的提升是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在教育和培训领域进行大幅度改革。”蔡昉认为,中国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和相应的发展阶段还有差距,可挖掘的空间巨大。另外,通过教育不公平性的消除,可以同时改善教育数量和质量。也就是说,人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和教育实际水平的提高,将显著提高人力资本,改善未来的经济增长质量。

  蔡昉还建议,进一步改善收入分配,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同时,通过提高消费的便利性、市场设置的合理性和消费细分市场的成熟化等消费环境的改善,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在改善民生的同时,也发挥需求端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除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平和改善收入分配,其他社会保障政策也将加快推进。“我们注意到,国务院最近明确,将适时、适度降低社会保险缴费,体现了政策合理化的演进。”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楼继伟表示,这将有效增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从而有可能在精算基础上继续降低社保缴费,进一步稳定预期。

  专家表示,下一步还将在继续完善和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降低社保缴费等方面出台措施,提高人民的劳动技能、收入水平,为经济持续发展发掘新动能。

  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中国开放步伐也在加快。今年6月底发布了新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大幅度扩大服务业开放,并且正在加快落实已经承诺的金融业开放和制造业取消股比限制的举措。

  “扩大金融开放更重要的是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际部负责人范文仲表示,为此必须要有更专业的参与者进入市场。希望通过对外开放能在全球金融体系打造一个互利共赢的格局,通过有效资源分配推动全球经济平稳增长。

  范文仲强调,扩大金融开放不是没有风险管理,也不是完全放弃了规则。而是要用一种公平稳健的规则来替代以前的数量级限制。一刀切的限制要减少。

  在扩大金融开放重点领域方面,欢迎外资更多参与中国的金融市场,欢迎更多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到中国设立机构。在业务范围上希望外资金融机构进一步扩大,真正发挥它们在金融市场上的专业能力,促进整个金融市场活动更有效率和更加透明。

  “与此同时我们也在改进监管环境。最近银保监会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修改了相关法规,征求大家对外资规则的意见等。我们还正在修改包括外资银行的管理条例,还有外资保险公司的管理条例,今年尽快使一些设想落地。”范文仲说。

  此外,中国正在采取多方面措施扩大进口,大力改善营商环境,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开放是趋势,还有很多领域,医疗、养老、幼育等,这些市场准入都可以进一步开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表示,相信中国的主动开放既是中国自身发展的战略选择,也将给世界各国带来新的机遇。(记者 王文博 班娟娟)

商务部:1-8月我国进出口总额19.43万亿元 同比增9.1%

  北京9月13日电 (王子侯)今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发言人高峰表示,根据海关统计,1-8月我国进出口总额19.4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1%;其中出口10.34万亿元,增长5.4%;进口9.09万亿元,增长13.7%。8月当月,我国进出口总额2.71万亿元,增长12.7%。其中出口1.44万亿元,增长7.9%;进口1.26万亿元,增长18.8%。

  “我国的进出口持续保持较快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动力转换加快,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高峰指出,今年1-8月我国对外贸易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从国际市场布局看,1-8月,我对欧盟、美国、日本等传统市场出口分别增长4.4%、6.5%和1.4%,增速较前7个月分别提高0.4个、0.9个和0.1个百分点。同时,对新兴市场进出口也保持较快增长。我与“金砖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分别增长13.3%和12%,分别高于整体增速7.9和6.6个百分点。

  从国内区域布局看,中西部地区出口1.69万亿元,增长12.4%,高于整体增速7个百分点,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至16.3%,东部地区出口8.65万亿元,增长4.1%,占比83.7%。

  从外贸经营主体看,民营企业出口4.95万亿元,增长8.2%,占比提高1.2个百分点至47.9%,继续保持出口第一大经营主体地位。国有企业出口1.12万亿元,增长7.5%。外商投资企业出口4.27万亿元,增长1.9%。

  从商品结构看,机电产品出口6.01万亿元,增长7%,占比提高0.9个百分点至58.2%。其中,集成电路、汽车及其底盘、计算机及其零部件出口额分别增长18.9%、17.9%和5.2%。计算机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电动机及发电机等机电产品出口附加值进一步提高,出口单价分别增长10.8%、10.6%、7.5%。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1.99万亿元,下降2.5%。

  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5.9万亿元,增长10.1%,占比提高2.4个百分点至57%。加工贸易3.24万亿元,增长0.2%。

  从外贸新业态看,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在连续两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今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成为外贸增长的新亮点。外贸企业自主创新、品牌建设的能力不断增强,外贸发展的内生动力日益增强。

  从进口看,1-8月天然气、原油、煤炭等10大类大宗商品进口额合计增长17.4%,拉动全国进口总额增长4个百分点,其中原油、天然气、铜精矿、煤炭进口数量分别增长6.5%、34.8%、17.9%和14.7%,铁矿砂、钢材、大豆进口数量分别下降0.5、0.1和2.1个百分点。机电产品进口4.08万亿元,增长12.6%,拉动全国进口总额增长5.7个百分点。

关于法讯参考

©2005-2018 法讯参考版权所有 电脑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681567

媒体合作:010-53398173

广告合作:010-53398607

服务邮箱:fxckzx@163.com

京ICP备17018480号